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幕府山初级中学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建设为例,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研修考核、示范引领与结对帮扶四个方面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科建设、德育管理、多学科融合教学、创客教育资源融合和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等校本全方位建设进行了研究。
摘要:该文以初中物理“焦耳定律”实验教学设计为例,来诠释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就是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中新问题时,能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来自我成功解决的能力.“焦耳定律”对初中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借助“苏科版”物理教材在该实验探究中给出的两幅图,通过针对图中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以及实验中如何尽可能精准测量,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与思维“迁移”,自主设计实验,亲历科学探究,不断优化“减少实验过程中热损失”的具体方案;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利用“追问”来不断进阶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精心设计的进阶型作业等,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摘要:情境呈现2025年是农历蛇年。提起“蛇”,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图像,又会想起哪些与蛇有关的文化、故事、风俗?请你提前为蛇年的到来做一些准备,搜集与蛇有关的知识,开启一场语文学习之旅吧!任务一:请设计一幅带有“蛇”元素的福字,并用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你的设计思路和作品的寓意。
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遴选科学原理与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内容,鼓励“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本文结合苏科版中的物联网教学案例,探讨微实验教学在初中信息科技物联网课程中的实施路径,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科技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传统的课堂是教师表演和唱独角戏的课堂,英语复习课大多是重复单元所学知识,内容多、知识点比较散,很多教师都会采取简单灌输单元知识点的“满堂灌”的形式来授课,不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无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主题为依托,通过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学习等,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分析等,形成具有明确目标、任务、情境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系统规划和教学设计。
摘要:《论语》和《孔子家语》,是研究孔子的重要典籍,近日重读,收益良深。在重读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孔子哲学思想、人文情怀、教育理念、殉道精神的理解,同时也为孔子的比喻艺术而倾倒。
摘要:圆柱螺母较传统的六角螺母节省了约10%的材料,大批量使用势必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拆装工具,使其拆装极为不便。作者设计了一种用于拆装圆柱螺母的专用扳手,介绍了该扳手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其多种用途。
摘要: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在情境教学基础上,基于同一话题在探究中推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苏格拉底说:“不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何以正确?如果要反省人生该如何入手?反省之后的人生又该如何定位?许多人的一天从“朋友圈”开始到“朋友圈”结束,他们在QQ、人人、微信等各种网络朋友圈里,坐观风云再起,笑看人生百态。当然,学生也不例外,年轻一代从来都是新鲜事物的追随者,他们刷微博、聊微信……如何从“朋友圈”中反思人生?如何启发学生用哲学智慧看待“朋友圈”?笔者着重就“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主题情境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探讨。
摘要:【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摘要:文本即语篇,重视从语篇视角设计教学,理解"语"和"篇"的关系,关注意义在语篇中展开的过程、累积方式及其整体性,更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语篇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要善于舍弃影响教学的伪问题,使"问题"价值更切合文本,切合语境,切合学生需求,适合当下教学。语篇视角下《出师表》的教学设计可以从语义、语形和传意等三个层面入手,指向语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何这样写。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