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埋入式进气道设计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8年 第4期19卷 36-40页
作者:彭成一 马强 马家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提出了将埋入式进气道分为导流段与管道两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对此进气道进行了低速Ma=0.37和高速Ma=0.70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能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使其σ≥0.94,Δσ<0.0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燃气轮机燃烧室中贴体网格的生成与应用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4年 第1期15卷 6-13页
作者:赵坚行 刘全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运用贴体坐标统分别对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冷态和热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燃烧室的曲线壁面边界用Thompson的非正交贴体坐标网格处理,并把SIMPLE算法应用到曲线坐标下求解各守恒方程。采用双方程k-ε模型来描述紊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均匀流等溢流角设计高超侧压进气道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8年 第1期19卷 20-24页
作者:萧旭东 徐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工作在前体附面层内的高超侧壁压缩进气道,来流的非均匀性应该是进气道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按经典的附面层理论和等溢流角设计准则设计了侧壁压缩角为6°,前缘型线为圆弧的变后掠角高超侧压式进气道模型,在Ma5.3/Ma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均匀超声来流二维压缩面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9年 第4期20卷 61-65页
作者:张元 萧旭东 徐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通过数值分析和风洞实验,研究在非均匀来流条件下,单级斜板型面变化对下游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进口角,大出口角之凹型面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但是,曲壁面对降低出口处之静压畸变不利。折衷的选择为:以凹型面作为斜板的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均匀流等压比变后掠角高超侧压式进气道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9年 第3期20卷 40-44页
作者:张元 马燕荣 徐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通过理论分析和风洞实验,对工作在前体附面层内的侧压式进气道,研究了等激波压比和等溢流角前提下侧压缩面的设计方法,分析了6种不同的侧压缩型面在4种来流附面层中,波后压力沿高度的变化规律和溢流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采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正交曲线坐标湍流族流的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 第2期26卷 222-229页
作者:赵坚行 刘全忠 秦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对锥形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Thompson的非正交贴你坐标统,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处理锥形燃烧室曲线壁面边界,用SIMPLE算法求解连续方程和N-S方程。亲流模型采用工程上常用的k-ε模型。还运用贴体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性能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 第2期26卷 273-277页
作者:曾俊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是高性能双作用叶片泵设计的技术关键。文中导出无固次形式的高次方定子过渡曲线的表达式,并计算和分析了几种典型高次方过渡曲线的特性。这种新型定子过渡曲线可对多个参数进行调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性能叶片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格栅对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1998年 第5期19卷 567-569页
作者:梁德旺 郭荣伟 赵明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给出了在进气道内加装格栅对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格栅明显地降低了S弯进气道出口二次旋流,且使原始单涡旋流消失,出口流场畸变度减小,进气道的雷达散射截面值显著降低,但同时也降低了进气道出口截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气机通道端壁附面层区叶片载荷分布研究
收藏 引用
航空动力学报》2001年 第3期16卷 256-261页
作者:周正贵 吴国钏 马若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16 
为了探索叶片载荷分布对端壁附面层区流动的影响 ,设计出 3套平面叶栅 ,叶片载荷分别趋前、居中和靠后。对于低速流动 ,采用实验和三维 Navier-Stkoes方程方法对叶片表面、叶栅出口流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叶片载荷靠后叶片 ( No.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工况下反弯叶栅出口流场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推进技术》1998年 第4期19卷 83-86页
作者:吴继权 吴国钏 苏杰先 钟兢军 王仲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 
采用五孔探针对常规直叶栅、正弯叶栅及反弯叶栅的出口流场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弯叶片能够减少叶片两端负荷,从而改善了两端壁区域的流动,采用反弯叶片可有效地减少叶栅中流动损失,提高叶栅流通能力,因此反弯叶片可望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