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重装空投缓冲系统多目标优化与设计
收藏 引用
航天返回与遥感》2025年 第1期46卷 1-10页
作者:王浩洋 王宸 鲁超宇 陈金宝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2111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现有空投装备的气囊缓冲系统适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未来低冲击、抗侧翻的大吨位装备空投缓冲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了可适用于新一代空投装备的组合式气囊,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试验方法进行抽样,基于这些样本构建了以最大过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系统气液两相混合器设计与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23年 第18期59卷 327-336页
作者:刘中天 黄护林 王彦利 王少政 黄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针对液态金属磁流体(Liquid metal magnetohydrodynamic,LMMHD)发电系统,设计出四种气—液态金属两相混合器,对液态金属(镓铟锡合金)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混合器及发电通道内的两相流场进行模拟和对比分析,同时对具有最佳混合效果的混合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复用小型月表着陆器设计优化及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2年 第3期43卷 356-365页
作者:贾山 赵建华 胡汝洁 陈金宝 周向华 张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针对传统着陆器缓冲装置无法复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小型着陆器,通过各关节上的摩擦制动装置吸收着陆冲击能量,由电机及扭簧组件实现再次起飞后着陆腿的姿态恢复,可满足多点飞跃探测的月表探测任务。完成了一维落震中单套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负泊松比高坠防护缓冲系统研究与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2023年 第1期43卷 74-79,198,199页
作者:鲁超宇 陈金宝 王宸 朱锦耀 王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救援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缓冲网的高坠缓冲防护系统。首先,设计了六角网眼结构的大变形柔性缓冲网及其配适的多级缓冲机构,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缓冲网与人体接触冲击过程动力学解析模型;其次,建立了缓冲系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缓冲/行走一体化着陆器运动学研究与步态规划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1年 第4期42卷 467-476页
作者:贾山 周向华 陈金宝 赵建华 张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针对未来深空探测领域载人登、星表物资转运和基地建设等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缓冲/行走一体化六足着陆器,并进行了步态规划和仿真校验。首先介绍了着陆器构型和驱动/吸能集成式缓冲器功能实现;其次,建立了UP+2UPS三自由度悬臂式腿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移动着陆器腿足最优时间-急动度轨迹规划
收藏 引用
《振动.测试与诊断》2021年 第3期41卷 429-438,616,617页
作者:贾山 周向华 张胜 赵建华 陈金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为保证可移动着陆器在运动过程中腿足机构不产生较大的冲击和振动,对可移动着陆器腿足机构各关节空间内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规划,并以时间-急动度最优为目标进行优化。首先,介绍了兼具着陆缓冲和星表移动等功能的六足可移动着陆器的设计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天体附着装置地形被动自适应机构设计与优化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23年 第11期44卷 1767-1776页
作者:贾山 李泽宏 吴明阳 梁思东 詹迪茜 陈金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200240 
面向在小天体非确知、非结构性表面安全稳定附着的技术需求,设计了一种可同时在偏移和扭转共6个自由度上实现对抓附区域星表地形被动自适应的串并混联机构,并完成了其工作空间优化。首先,针对附着过程中附着装置与星表拟合球面不居中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组合体无人机单体机翼构型设计与拓扑优化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3期63卷 423-432页
作者:张青松 贾山 陈金宝 徐颖珊 佘智勇 蔡成志 潘一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1106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06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00 
轻量化是飞行器设计及优化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飞行器的作战效能。该文针对大展弦比组合式无人机中的单体无人机承力结构设计及轻量化设计需求,建立组合体无人机单体机翼框架模型,提出了在气动循环载荷作用和疲劳寿命的约束下,对机翼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航天着陆缓冲机构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 第5期54卷 751-770页
作者:聂宏 王宸 陈金宝 陈传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 
航天着陆缓冲机构是开展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核心装置,其着陆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探测任务的成败。本文梳理并总结了现有航天着陆缓冲机构的相关设计技术,重点介绍了航天着陆缓冲方法、机构构型和地外小天体着陆/锚定机构,并对其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载人飞船主伞包出舱动力学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3期63卷 376-385页
作者:王永滨 张亚婧 黄雪姣 殷莎 陈点豪 王奇 雷江利 贾贺 陈金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南京210016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9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9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气动减速系统由2具减速伞和3具主伞组成,减速伞在实现第1阶段减速后分离并将主伞包从飞船中拉出。主伞包出舱作为降落伞系统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一直是回收着陆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点之一,由于这一瞬时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