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遗在高校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4年 第5期 80-83页
作者:顾慧琳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智慧结晶,生动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将非遗与高校美育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以部分非遗为例,研究并分析非遗在高等学校美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面加强美育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2年 第11期 237-240页
作者:周娟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 
美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抓手。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实施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培养素质型人才、履行其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部分高校为例,在深入研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现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美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2年 第10期 256-259页
作者:胥悦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23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美育工作的支撑和保障。而如何提升现有高校美育教学育人成效成为难题,高校中仍存在着美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文章结合“三全育人”等政策背景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精致艺术 淡定人生——感悟甘涛先生的治学与做人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年 第4期 41-43,48页
作者:戈晓毅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46 
本文基于具体事例,对甘涛教授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生活中淡泊明志的境界作出概括式回忆。从一个侧面凸显出甘涛教授在治学与为人方面的操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高等学校学生评教制度设计及改进——基于经济学两个基本假设的分析
收藏 引用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 第1期26卷 21-28页
作者:周继良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46 
根据经济学两个基本假设对学生评教的分析,学生评教应该坚持改进教学、服务学生的根本原则,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生评教应该定位于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制度平台和长效机制,而不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和人事管理的简单工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结合双编码器与对抗训练的图像修复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年 第7期57卷 192-197页
作者:李健 孙大松 张备伟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南京210023 
为了解决图像修复过程中破损区域信息丢失问题并实现图像中任意破损区域的修复,设计了双编码器模型,独立地对掩模和图像进行编码,利用掩模特征重建图像,减少掩模信息的损失,添加跳跃连接补充因下采样丢失的图像信息并加速网络的收敛,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朝时期的中外贸易与玻璃制造技术的变革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7年 第8期 65-66页
作者:周静 顾亮亮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其命名足以体现丝绸的重要性,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商品——玻璃,其地位和作用往往被忽略了。六朝时期的中外贸易进入一个新阶段,伴随着贸易的发展,我国的玻璃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它不仅从琢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思考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2014年 第21期 149-150,154页
作者:孙大松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针对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问题,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学生、指导教师、管理者三个角度分析下降原因。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借助论文系统,让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工作流程、考核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SH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收藏 引用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 第19期 54-56页
作者:孙大松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南京210023 
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毕业设计的管理流程,确定了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教师、督导、管理者所需的功能模块,设计一种基于SSH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全程管理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督导有效参与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具有很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剧探索中的“话剧加唱”及剧本体制——兼论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创作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6期13卷 81-86,127-128页
作者:戈晓毅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46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多年来,"话剧加唱"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形式结构,显示出一定的体制特征,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歌剧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裁及格式,对后来的中国歌剧创作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分析《扬子江暴风雨》剧本创作,从剧本体制角度透视&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