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川中紫色土不同密度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土壤肥料》2001年 第1期1卷 25-27页
作者:李钟 郑祖平 何川 明充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南充637000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川中紫色土不同密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玉米产量的效应曲线均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 .四种密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 :密度 ( X1) >钾肥 ( X4 )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茎秆形态和抗倒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年 第3期32卷 395-402页
作者:向达兵 郭凯 雷婷 于晓波 罗庆明 杨文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以贡选1号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茎秆形态和抗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显著影响套作大豆茎秆的抗倒能力。茎秆基部节间粗度、C/N比、细胞壁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机械强度、抗倒指数(S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川中丘陵紫色土旱区耐旱型玉米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1999年 第4期7卷 40-43页
作者:李钟 杜克柱 郑祖平 刘代惠 程学敏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耐旱型玉米子粒产量与密度(x1) 、播期(x2) 、氮肥(x3) 、磷肥(x4) 、钾肥(x5) 五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肥料反应模型,解析了各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出定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农业学报》2005年 第3期18卷 234-239页
作者:杨春华 李仕贵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温江611130 
8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II设计),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两生态区的表现基本一致,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株高、播始历期、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熟制早熟稻田连作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研究
收藏 引用
《杂粮作物》2003年 第4期23卷 230-232页
作者:邓丽 吴海英 吴小平 张明荣四川省种子站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根据“系统工程最佳模拟配合”原理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在四川生态区条件下两熟制早熟稻田连作秋大豆高产规范化栽培主要可控因子 (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 )的优化组合技术。试验结果 :1、建立了高产栽培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旱作技术对水稻中期群体结构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 第3期35卷 40-43页
作者:叶永印 潭海宾 Ibrahim 杜春来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局四川南充637005 尼日利亚卡登纳州Lamda农场 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辽阳111000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索水稻旱种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对水稻抽穗期群体的有效穗、单茎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将形成抽穗期群体适宜的有效穗、较高的单茎重和茎鞘重/叶重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