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工程造价BIM软件应用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同时将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使命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工程造价BIM技术应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策略,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以实现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与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契合,最终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形成合力。
摘要:锥形-有孔柱形组合管桩技术能有效处理深厚软土地基,但对于该组合管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及其敏感性不明确。文章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桩长、锥度、垫层厚度、孔径和桩孔间距等因素对组合管桩复合地基路基沉降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该组合管桩复合地基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及其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桩长、锥度和垫层厚度的增加,路基表面沉降减小;而孔径和桩孔间距对路基表面沉降的影响较小。
摘要:为应对常见交通标志检测方法在光照条件不佳、捕获远距离小目标、复杂背景等情况下检测精度及模型计算效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s算法,命名为BMGE-YOLOv5s。所提方法将YOLOv5s的原始骨干网络替换为BoTNet (bottleneck Transformer network),设计轻量化网络C3GBneckv2,引入GhostNetv2 bottleneck和高效的通道注意力机制,显著增强模型对交通标志的特征提取能力并降低参数量。为进一步提高对边界框的定位精度,采用MPDIoU损失函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在交并比阈值为0.5时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3.1%,在同一数据集下相较基准模型提升3.3百分点,浮点运算数比基准模型减少9.375%,参数量减少~26.03%,检测速度提升~67.40%。所提算法有效平衡了鲁棒性和实时性,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是高层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为满足建筑实现多功能用途,通常在底部楼层开大洞以获得通高大厅,而楼板开大洞会导致结构水平传力受阻,楼层发生刚度突变,易使结构成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为消除结构薄弱层,改善结构的不规则程度,在原框架-核心筒工程实例的基础上,采用梁上“设缝立柱”形成二次结构对原结构方案进行调整,在6、7度抗震设防条件下,利用SATWE和MIDAS软件对2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状态下抗震性能分析,比较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受力、变形及结构构件塑性损伤。经结构指标定量分析发现,在多遇地震下,以“设缝立柱”结构方案可有效降低整体结构扭转变形和控制楼层承载力突变,改善结构不规则程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设缝立柱”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构件塑性损伤程度,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本研究可为同类建筑在低烈度区的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设计建议。
摘要: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发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的子程序,将计算结果分别与单层地基经典的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解和连续排水边界Terzaghi一维固结解析解以及双层地基一维固结解析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针对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成层地基,采用变化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和泊松比的方法对连续排水边界下成层地基一维固结问题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排水边界能良好地模拟接近实际的工程工况。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强且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当代土木工程师,是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介绍土力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知识点模块化与思维导图化,帮助学生厘清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结合线上平台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采用任务“悬赏”、问题导向、案例教学等方式,通过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进阶式培养;通过开设项目式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教学转化成开放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夯实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训练,完善工程实践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新工科培养理念付诸实际。
摘要:为研究碳化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对既有铁路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混凝土碳化与疲劳荷载耦合损伤模型;以朔黄铁路线上一典型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为例,提出碳化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主梁的碳化深度影响因素及随年限发展模型,并结合实测桥梁碳化数据,验证耦合损伤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不同服役年限下既有铁路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碳化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对既有铁路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碳化与疲劳荷载耦合损伤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碳化深度吻合较好,表明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当桥梁服役年限为10年以内时,疲劳荷载对桥梁结构的碳化影响不大;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疲劳荷载对桥梁结构碳化的影响越大;当服役年限为100年时碳化与荷载疲劳耦合作用下的碳化深度为仅碳化时的3倍。桥梁跨中截面竖向位移和动应变峰值随服役年限的增加而减少,加速度响应峰值随服役年限的增加有一定波动,整体趋势将减少。
摘要:由于土水特性试验需要专门的仪器且耗时,所以土水特征曲线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尚未普及。以粉质砂土、黏性土和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室内饱和土的各向等压压缩和土的收缩试验,提出一个预测脱湿路径下低吸力范围内SWCC的简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有效应力与变形的统一关系,可以构建饱和土和非饱和土之间的联系;针对不同初始干密度下土的收缩特征曲线,利用曲率公式并结合所提均值法,可定量获得残余含水率;利用所提方法预测的低吸力范围SWCC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结果可以确保在进行必要的常规饱和土试验时,能够间接获得非饱和水力参数。
摘要:为提升沥青道面的抗裂性能,在现阶段建筑材料稀缺的背景下,采用普通材料组合的方式利用土工格室加筋延长道面使用寿命。采用静压成型的方式,通过自主设计模具制备土工格室加筋沥青混凝土梁试件,而后进行室温(15℃和30℃)下的弯曲蠕变试验,分析土工格室加筋对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室加筋可以抑制反射裂缝的扩展,延长弯曲蠕变试验中恒定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的弯曲蠕变过程,降低弯曲蠕变速率。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