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现象学的“身体”概念——立足于自然审美视域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2014年 第6期 57-61页
作者:王卓斐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在当前的自然美学研究中,从“身体”的维度反思与修正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对此,不少美学工作者对不同环境中各类身体经验形态进行了探讨,以此突出身体在人与外界互动中的关键作用。谈到此类研究的动机与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在中国做设计教育的二十年--一个德国教授对中国的心曲倾诉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 第6期 124-126,139页
作者:G.马蒂亚斯 莫光华(译)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德国 不详 
1.1990年11月11日,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宛如一见钟情,从此以后,这片土地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动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重新找到了许多在欧洲早已沦丧的价值,并获得了更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活形式与样态--重估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个基本概念
收藏 引用
《世界哲学》2016年 第5期 83-93页
作者:S.马耶夏克 季文娜德国卡塞尔大学哲学院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卡塞尔大学哲学系 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 
尽管维特根斯坦"生活形式"概念的通行解释在细节上各有不同,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必须把它解释为镶嵌在某一社会中使用的多面相语言游戏的各种文化体系。但这个解释真的符合维特根斯坦本人的观点吗?为此,本文将考察维特根斯坦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观和可综观性——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收藏 引用
《世界哲学》2017年 第4期 23-34页
作者:S.马耶夏克 季文娜德国卡塞尔大学哲学院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卡塞尔大学哲学系 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 
"综观"和"可综观性"这两个概念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哈克在1972年就曾指出,维特根斯坦原著的译者在为这两个概念提供充分恰当的英语译文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为了符合英语表达的需要,英译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摩尔与国王--维特根斯坦论“世界图像”的无理据性
收藏 引用
《世界哲学》2018年 第5期 108-117,161页
作者:S.马耶夏克 季文娜德国卡塞尔大学哲学院和艺术学院 卡塞尔大学哲学系 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维特根斯坦国际研究学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 
在《论确定性》第92码段中的一场思想实验中,维特根斯坦虚构了一个国王,国王除了被告知其出生的时候即为世界开端以外从未被告知任何事情,国王因而会相信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事情。但我们能否阐明我们与国王不同的信念间谁的是正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动起来,停止视觉污染!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06年 第5期 84-85页
作者:盖尔哈特·马蒂亚斯 莫光华(译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不详 
我们刚刚迈入的二十一世纪正在发生着的技术和社会变革之前景是难以估量的;然而完全可以肯定的则是,我们正继续朝着媒体社会的大方向迈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世界,而不失中国本色——全新的教育理念: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01年 第4期 54-55页
作者:G·马蒂亚斯 臧鸣不详 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终生教授 
中国正在如饥似渴地学习。90年代初,中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视觉传达设计是提高社会生活品质的关键所在。全球从技术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化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理念。当今中国正以极快的速度向世界领先的经济大国跃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在中国做设计教育的二十年——一个德国教授对中国的心曲倾诉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11年 第1期 94-97页
作者:G.马蒂亚斯 莫光华(译)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1990年11月11日,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宛如一见钟情,从此以后,这片土地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动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重新找到了许多在欧洲早已沦丧的价值,并获得了更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偶然性与艺术形式——对艺术品中两者关系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外国美学》2018年 第2期 120-130页
作者:斯蒂凡·马耶夏克 彭秀银(译) 孔苏婧(译)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通常认为气味和味道是艺术品中的偶然性特征,对艺术品的接受而言无关紧要。嗅觉和味觉并不是惯常欣赏绘画和雕塑的相关审美体验模式。当个体欣赏艺术作品时,是谁、是什么决定着合适的体验模式?我们如何发现在不同情况下什么应该被视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局外人”对1990-2005年中国设计教育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05年 第5期 94-96页
作者:G·马蒂亚斯 莫光华(翻译)(Prof.Gerhard Mathias)系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不详 
1990年,我首次涉足当时堪称“荒漠”的中国设计界。那时候,中国的“设计版图”还能让人一目了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值得敬重的老牌艺术院校对“设计”这一新概念有所关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