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
4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甄选适宜实验材料 深入探索色彩奥秘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5年 第2期47卷 39-42页
作者:陈显灶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常规的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实验装置对演示环境要求较高,不利于教师演示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为解决此困境,设计了用白色、红色、绿色、蓝色强光手电作为光源,用三棱镜、合色棱镜、ND减光镜及单色气球等器材组合完成系列实验。新教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声音的特性”教具的可视化开发
收藏 引用
《实验教学与仪器》2025年 第2期42卷 62-63页
作者:陈显灶 周玲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厦门361026 厦门市海沧中学福建厦门361026 
“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教材实验的装置和方法均存在不足,不利于学生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并完整建构音调的概念。为弥补不足,设计一款可视化演示教具,其突出特点是利用泡沫小球显示振动快慢和振幅。该教具能够直观探究声音的音调、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分析”到“感受”——《壶口瀑布》教学反思与重构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 第6期 58-60页
作者:王棋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思齐分校福建厦门361000 
对教学课例进行反思与重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以《壶口瀑布》教学为例,指出教师在备课及课堂实施中存在的偏差,从文章的矛盾表达处入手,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再进行问题探究,旨在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TEAM理念下的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以“声音的特性”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4年 第1期46卷 37-41页
作者:陈显灶 周玲 梁洁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厦门市海沧中学福建361026 
文章基于STEAM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介绍了一种能显示声波共振现象的实验装置,并借助智能手机App和声音编辑软件为分析手段、声音调节活动为任务载体,以此来了解“声音的特性”,即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有机融合,落实跨学科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以“认识大洲”单元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年 第24期 30-32,37页
作者:黄荣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厦门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文章以“认识大洲”为例,从“整体分析,设定单元作业目标”“统筹规划,编排单元作业内容”“开发量规,优化单元作业评价”3个方面给出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路径,旨在通过单元作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力敏电阻R-F特性曲线的深入探讨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4年 第4期46卷 56-58页
作者:陈显灶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以实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力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相关问题,得出力敏电阻的R-F特性曲线,总结出力敏电阻的使用规范。以几道中考题为例,指出在使用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其中一个情境为例进行重新设计,给出此类问题的设计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体光路演示仪的可视化创新开发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3年 第9期45卷 14-16页
作者:陈显灶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常规的光现象演示实验装置多为平面光的演示,不利于学生对光现象的深入理解。为解决不足,设计了用两束高速旋转的激光作为立体光源,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显示光路,呈现出真实的立体光现象。新教具能够一体化地完成光现象的多个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项目驱动的思维可视化教学实践——以“特殊方法测密度”教学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3年 第8期45卷 24-27页
作者:陈显灶 周玲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厦门市海沧中学福建361026 
以“特殊方法测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例,分析介绍了如何基于项目驱动和思维可视化策略进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以促进项目目标达成的三个驱动性问题为主线,用可视化模型进行测密度的多种“特殊”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教具制作 突破“三线共面”
收藏 引用
《物理教学》2023年 第12期45卷 37-39页
作者:陈显灶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福建361026 
常规的光反射实验装置证明“三线共面”时存在不足,不利于学生对光反射定律的深入理解。为解决不足,设计了用红色、绿色两束激光作为光源,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显示光路,通过旋转光路平面,利用色光的混合原理突破三线共面的实验难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种文化”视域下艺术类课程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以《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为例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3年 第1期 46-51页
作者:宋昊芳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道德、价值观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所作的结构化展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教师要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视角,以任务驱动的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