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系"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独特叙事策略下的灵魂拷问——评徐訏的小说《鬼恋》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08年 第1期 150-154页
作者:孔朝蓬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徐訏的小说《鬼恋》通过独特诡异的叙事策略地运用、浪漫空灵的艺术氛围地营造以及灵魂的拷问与挣扎地揭示,将奇异的爱情、出色的心理剖析、灵动的文字和哲学沉思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在描绘一个纷繁复杂的世俗世界的基础上表达了对健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鉴宝收藏类综艺节目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 第2期 232-238页
作者:高晓芳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随着大众娱乐节目受众和范围的增加,综艺节目也表现出了多样性,作为其中之一的鉴宝收藏类综艺节目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关注和呼吁保护的环境下,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然而,在经济迅速成为主导因素的当下社会,鉴宝收藏类综艺节目同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闻博客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收藏 引用
《新闻前哨》2010年 第12期 57-59页
作者:陈洋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2005年新浪网推出博客频道,成为国内最早开发博客资源的门户网站。随后,搜狐、网易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博客频道。博客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在内容上实现了网民的个人表达,给普通人一个巨大的信息发布平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车联网”场景下移动广播重构路径探析
收藏 引用
《北方传媒研究》2022年 第1期 60-64页
作者:施斌 唐铭泽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驾驶场景下的音频消费伴随着智能汽车、5G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了"无限"可能,也对传统广播的未来提出了严峻拷问。传统广播面对网络电台和车联网的"夹击",仅靠"渠道优先"不能发挥传统广播的优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清宫戏”的类型化与叙事模式化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 第1期 181-185页
作者:王俊秋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当代中国影视剧中的"清官戏",存在着故事内容和人物塑造的类型化特征。"微服私访"的情节设置、人物关的"三角模式"等,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而"大团圆"结局和爱情奇遇的叙事方式,也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议程设置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2013年 第2期 135-136页
作者:施宛佚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因为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显著特征,所以,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之前,事先创建严密而精确的议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对灾难信息的有效统筹、对记者编辑的专业培训、对灾难新闻的后续深入报道,以及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粉红女郎》到《欢乐颂》看都市剧女性形象的嬗变
收藏 引用
《视听》2017年 第5期 171-173页
作者:宋一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本文通过对《粉红女郎》和《欢乐颂》这两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都市剧的人物塑造进行对比,从身体表象、内在性格、伦理观念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分析都市剧女性形象的框架和嬗变。研究发现,都市剧女性的形象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女性意识在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安全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12年 第2期 212-216页
作者:孔朝蓬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由于影视文化传播途径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其在国际文化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尤为关键,同时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影视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国家形象既是自身塑造的结果也包含外国公众、媒介、政府所赋予的形象。有效的影视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动传播时代的狂欢文化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16年 第1期 204-209页
作者:苏克军 陈佳利吉林大学文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作为常规生活之外的一种用于民众宣泄和减压的渠道,狂欢文化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古已有之,在世界多地存在,但在移动传播时代,狂欢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达到了一个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狂欢文化的元素,只是随着网络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留日作家文学的新发展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 第1期 213-216页
作者:刘迎新 王莹吉林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 长春电视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日作家文学新老作品承接延续,补充更新,无论是侧重描述在日华人社会本身,还是着重于日本文化的投影,均勾勒出了一个世纪以来留日文学的样貌。近些年来,留日作家人数不断增加,年龄、素养与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随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