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201-2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文史视角下的西方传记的现代化转型
收藏 引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第6期 78-80页
作者:于振涛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文史视角下分析考察传记现代化转型的表现与内涵,可以得知传记文学视角的现代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传记形式艺术化、内容结构化与视角常人化;而传记史学方向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在整体与内部写作方面的不同表现。此外,文章又简要阐述了传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罗隐诗歌探微
收藏 引用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 80-83页
作者:由兴波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罗隐为晚唐著名诗人。传世之诗歌近五百首 ,其中不乏名篇佳作。然而学术界对罗隐的研究多有偏失 ,未能予与应有的重视。他的许多作品 ,无论是咏史、咏物 ,还是抒怀之作 ,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罗隐既能够继承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 ,又能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1期42卷 76-78,125页
作者:张炜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川端康成是日本文坛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家,儿时孤独压抑的生活使他早早投身文学创作中,在与横光利一等人一起创建新感觉派并学习了西方的写作技巧后,他又回归到日本传统中来,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在作品中川端植入了自己的孤儿根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维《诗余总目提要》词学文献价值探论
收藏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 第4期 63-67页
作者:李静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李维的《诗余总目提要》是民国年间的油印本,仅存三卷,但在版本学和文献学上却具有一定的价值。该书所著录的每一种词集,不但对各种版本搜罗甚丰,且能在广收众本的基础上,详其源流,辨其得失。在词学观上,李维不以人论词,而是以词还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禹锡“秋”诗精神意蕴研究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 第2期34卷 17-21页
作者:由兴波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在刘禹锡诗中,涉"秋"诗具有独特价值,更能体现其乐观向上的精神意蕴,展现豪迈刚劲之气。其"秋"诗按表现内在精神意蕴分为五类,即表现乐观和高雅的人生境界的、表现人生落寞悲观情绪的、纯粹表现秋天景色的、借秋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可靠叙述的第四种类型——从爱伦·坡小说 《提前埋葬》说起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 第2期2卷 103-106页
作者:苏加宁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从分析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提前埋葬》入手,发掘出其中的不可靠叙述成分,比较这一不可靠叙述与现有的三大不可靠叙述类型之间的差异,认为同以往聚焦于微观层面的不可靠叙述不同,《提前埋葬》等作品中的不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繁华背后的真淳——品读痖弦和他的《深渊》
收藏 引用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年 第12期14卷 107-110页
作者:邢向楠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痖弦是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他把东方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紧密结合,创作出具有西方现代审美风格的纯正汉语诗。他的《深渊》是对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深反思,也是对日益丧失掉社会精英地位的知识分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赵嘏研究述评(1980-2005)
收藏 引用
《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 第1期28卷 51-55页
作者:沈文凡 钟静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晚唐诗人赵嘏,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始有关注。二十年多来,学界对其生平事迹、诗歌艺术、诗集整理等皆有论述,赵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另外,对敦煌残卷本《读史编年诗》的关注,成为赵嘏研究的一个亮点。但赵嘏研究整体上处于零散状态,学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故宫的跨文化传播之路——以《上新了·故宫》为例
收藏 引用
《传播力研究》2020年 第1期4卷 59-59,61页
作者:申琳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2017年《国家宝藏》以中国九大历史博物馆为传播基地,向公众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发源地的国宝们,第一期就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首介绍了故宫的三件文物——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战国石鼓,掀起了人们都故宫文化的关注。2018年末《上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地域与家族视域中开辟清代诗文研究新境——罗时进教授《地域·家族·文学》评价
收藏 引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第5期28卷 107-108页
作者:马大勇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相对于繁美丰腴的文学史程本身而言,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常常显得过于苍白单调,枯槁浮浅了。在单纯朝代标准的线性叙事中,在生平、内容、艺术“三段论”的模块堆垛中,在文学史天经地义从来如是的幻觉中,我们似乎忘却了,其实文学史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