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激光3D纳米打印温度敏感的微球激光器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2019年 第19期68卷 119-124页
作者:侯智善 徐帅 骆杨 李爱武 杨罕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耳语回廊模式(WGM)微腔具有品质因子高、模式体积小、制作工艺简单多样、同时对周围环境敏感性极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和检测.然而,真正的尺寸可控的三维微腔却少有报道.本文报道了一种有源回音壁模式微球腔,由商业光刻胶 SU-8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nGaAs(P)分别限制应变单量子阱激光器的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1996年 第1期23卷 29-34页
作者:彭宇恒 陈松岩 陈维友 赵铁民 刘式墉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针对较常用的InGaAs(P)分别限制应变单量子阱激光器,给出了为得到最大净增益的优化设计参数。对于激射波长为1.55μm的无应变激光器,最佳的光限制层波长为1.24μm,厚度为100nm。当阱材料引入压缩应变后.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辐射功率的微热板测温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 第4期38卷 936-939页
作者:漆奇 张彤 刘丽 刘奎学 徐宝琨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为了解决微小芯片表面测温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微区测温系统。首先利用光纤探头和光功率计测量微热板的辐射功率,再结合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精确地测出微热板表面50μm×50μm区域内的温度。实验测试结果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弯波导吸收区结构1.3μm 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激光与红外》1994年 第1期24卷 42-44页
作者:马东阁 石家纬 陈维友 刘明大 高鼎三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 
本文用束传播方法(BPM)设计了具有弯曲波导吸收区结构1.3μmInGaAsP/InP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分析了不同吸收区长度La和弯曲的曲率半径R对SLD特性的影响,给出了直观的结果,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波导的弯曲对阵列波导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 第2期37卷 448-452页
作者:秦政坤 马春生 李德禄 张海明 张大明 刘式墉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依据阵列波导光栅(AWG)的传输理论,在中心波长为1550.918 nm、波长间隔为0.8nm的条件下,对33×33信道聚合物AWG波分复用器进行了参数优化,分析了阵列波导的弯曲对器件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波导的弯曲将使AWG中的传输光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阈值量子结构激光器的优化结构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1999年 第6期26卷 485-488页
作者:彭宇恒 高强 李军 王本忠 陈维友 刘式墉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 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 
针对低阈值半导体量子结构激光器(简称量子结构激光器),包括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结构,给出了一个完整简便的方法用以优化设计最低阈值条件所需要的有源区结构。以对数形式给出了量子结构激光器材料增益和注入载流子浓度的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面微波探针在片测试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1年 第2期29卷 222-224页
作者:孙伟 田小建 何炜瑜 张大明 李德辉 衣茂斌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大学长春130023 
本文描述了使用共面微波探针的半导体芯片在片测试技术 .设计研制出的多种微波探针性能参数稳定 ,使用寿命在十万次以上 ,用于在片检测各种GaAs共面集成电路芯片 .触头排列为GSG的微波探针 ,- 3dB带宽及反射损耗分别为 14GHz和小于 - 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稳定、强鲁棒性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 第4期43卷 1004-1010页
作者:陈晨 党敬民 黄渐强 王一丁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长春130012 
为减少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波动的影响,采用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精度纳秒级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
收藏 引用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 第6期41卷 1738-1742页
作者:陈晨 黄渐强 吕默 党敬民 王一丁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长春130012 
采用DSP和模拟PI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其硬件主要包括纳秒脉冲产生电路、恒流控制电路、慢启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控制方案上主要使用模拟PI算法,通过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流。所研制的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InGaAs(P)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1997年 第11期25卷 32-35页
作者:彭宇恒 王玮 陈维友 刘式墉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工学院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计算并给出了InGaAs(P)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的优化设计参数.考虑到多量子阱阱区的注入不均匀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对于激射波长为1.55微米的1.5%压缩应变多量子阱激光器,最佳的阱数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