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传媒学院"
8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传媒类学科实践教学方法探折——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8年 第2期 81-82页
作者:黄泽蓉 陈雨燕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介融合的不断演进,为高校传媒类学科的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探析在新媒体繁荣发展的时代,高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认知工作分析在智能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1期44卷 171-176,218页
作者:王建民 许忆芊 付倩文 杨洁琪 王萍 由芳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518057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经验与具身体验——读《设计现象学启蒙》
收藏 引用
《创意与设计》2025年 第1期 101-104页
作者:武塑杰 李清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宿迁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设计是一种现象,“现象”是自行显现之事物,设计现象则是被设计出来的自行显现之事物。现象学是“关于现象的学问”,是以主观方式鲜活地体验客观事物(objectivity)而进行的哲学研究,但现象学并不是研究事物(object)如何独立于人类而存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虚拟机器人交互设计及教学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年 第2期42卷 197-205页
作者:刘雨佳 邓惠君 张超 由芳 王建民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是面向新兴智能产业的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特色内容。在传统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该文将服务机器人的用户接受度模型和相关理论引入课程教学,以“基于用户接受度的智能车载机器人交互设计”为主题进行发散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叛逆主体到被收编的主体:《苍兰诀》中的情感结构分析
收藏 引用
《视听》2025年 第2期 55-58页
作者:帅雅淇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作为近十年来的仙侠剧爆款,《苍兰诀》文本背后的深层意蕴值得进一步分析。本文以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苍兰诀》中叛逆的人物形象、矛盾的叙事设计及最终最为弥合叙事的“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步中感知城市:日常生活视角下城市漫步类视频意义生成考察
收藏 引用
《视听》2025年 第05期 104-109页
作者:姜竣之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短视频平台助推城市出圈,城市空间成为对外文化传播新站点。基于对YouTube平台Walk East频道5个差异化城市漫步视频的评论文本抓取和计算传播学分析发现,观众对于视频中城市形象的感知呈现出情感/记忆、具体场所、技术呈现和政治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录片《渡口编年·周家》与《渡口编年·故乡》的剪辑札记
收藏 引用
《声屏世界》2025年 第2期 78-81页
作者:陈秋衍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章是剪辑《渡口编年》系列纪录片的经验札记,探讨如何通过剪辑手法展现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同时传递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切关怀。两种不同的剪辑手法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叙事结构。《渡口编年·周家》以线性叙事展现周鑫人物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举重若轻的生活诗意 评《爸爸唱过的歌(五月里的三天)》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25年 第1期 35-37页
作者:孟书宇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熟悉却又叫不出名字的音乐静静回荡、木质调香薰的气息弥漫整个空间,剧场时空转换间,仿佛瞬息将人拉进南洋岛国的旧日时光之中。全剧在姐弟俩的散漫对话中展开,波澜不惊,却也暗流涌动;日常生活在剧场中缓慢流淌,看似私人故事,但也烙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叙事学视域下乡村题材电视剧农民形象建构分析——以《山海情》为例
收藏 引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5年 第1期42卷 69-74页
作者:张玉 丛怡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当今各类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呈现脸谱化、喜剧化、单薄化的趋势,启迪意义和思想价值逐渐消失。《山海情》作为一部典型的乡村题材电视剧,讲述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学生数智行为失范现象及规范修正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探索》2025年 第2期 29-32页
作者:王凯文 贾童谣 喻娟同济大学新生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200092 
随着数智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信息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对大学生的数智行为提出了新要求。数智行为规范要求大学生守住道德底线,并依法依规使用数智技术。由于数智技术的变革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大学生数智行为失范现象屡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