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以全口义齿个别托盘为例,探讨在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实习中应用数字化辅助设计(CAD)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实习的27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传统手工方法及数字化方法设计制作个别托盘的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然后分别对其进行操作考核,记录完成个别托盘所需的操作时间,并对托盘边缘延伸位置做出评价。操作完成后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AD在操作时间、托盘边缘位置及学生使用偏好上均显著优于传统手工方法(P<0.05)。结论:CAD有助于学生掌握个别托盘制作的理论知识和数字化操作流程,建议在现有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入数字化相关内容。
摘要:倾斜植入技术是指当上、下颌可用骨高度不足时,为避让上颌窦、下牙槽神经、鼻底等解剖结构,采取与水平面呈超过15°、小于45°角度植入种植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骨,避免大范围骨增量的种植方法。牙列缺失患者常存在骨量不足,倾斜种植技术减小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增加了即刻修复的可能性,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牙列缺失患者临床常用倾斜种植技术的适用范围、设计要素、设计方案及并发症作以阐述。
摘要: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设计产品,就涉及到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技术。CAE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分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它以CAD系统确定的数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的分析计算和仿真功能,可预测产品性能、发现设计缺陷、优化产品设计、减少物理样机数量、提供产品性能便于多领域人员包括非技术人员之间的讨论、协作[1]。CAE与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不同之处在于CAD、CAM主要用于解决产品的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问题,而CAE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模拟和分析,由传统的分析和校核扩展到优化设计属于更
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在全口义齿制作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已有多个商品化的全口义齿数字化系统广泛用于临床,但不同系统在使用装置、就诊次数、操作流程等方面有所差异,掌握不同系统的特点有利于临床医师做出合理的选择,提高诊疗的效率和疗效。因此,本文选择了几种临床常用的数字化系统,旨在对其专用装置和技术特点进行阐述和比较,并对数字化全口义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摘要:关于根管桩材料和设计的研究已日益成熟。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被公认为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桩核的粘接固位方面。除了对粘接剂的研究外,纤维桩表面处理是增强界面粘接强度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促进不同成分之间形成化学和机械固位。对纤维桩的表面处理主要为了增强桩在根管内的固位以及桩与树脂核的粘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摘要:种植义齿作为一种新颖而且特殊的修复方式,解决了很多修复学上的常规难题。种植义齿有很多分类,按照其支持方式不同可分为:软组织支持式、种植体支持式和混合支持式,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即属于混合支持式种植义齿。虽然既往观点对将天然牙和种植体相连存在争议,但在一些临床条件下,比如一些后牙游离缺失但局部骨量不足者,临床医师仍需要选择该类设计。过去有大量学者从理论观点出发,指出了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的危害性,如天然牙牙周组织的废用性萎缩、固定修复体的弯曲导致的修复体瓷裂等,但同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设计有显著的优点。作为一种局部种植义齿,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固定义齿除了具有体积小、舒适
摘要:牙体预备技术是口腔美学修复治疗必知必会的核心操作,通过一定量的牙修复体组织的磨除,为目标修复体提供容纳空间、粘接面与完成线等。如何在完成高质量牙体预备的同时还能保存牙体、保护活髓和牙周组织是美学修复牙体预备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微创牙体预备的概念及核心要素,显微牙体预备涉及的解剖生理学、显微牙体预备术前设计进行介绍,并总结了显微牙体预备技术临床路径,提出了显微牙体预备核心因素量与形的新认知。
摘要:目的研究烤瓷熔附金属冠中央窝受单调递增静态载荷下的裂纹产生和破坏形式。方法制作两种试件,第一种为烤瓷熔附金属平面试件,在烤瓷面上施加垂直向触压载荷,观察试件的破坏形式;第二种为颊舌向断面试件,即通过中央窝的烤瓷熔附金属冠颊舌向断面试件,在中央窝处沿牙齿的轴向施加触压载荷,实时记录断面的图像信息,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量加载过程中的断面变形情况,跟踪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结果在平面试件中可观察到三种破坏形式:脆性破坏形式的锥形裂纹和脆性破坏形式的放射状裂纹,以及类塑性形变区。在断面试件中发现烤瓷熔附金属冠主要以锥形裂纹为破坏形式。结论根据临床牙冠折裂的好发部位设计了一种新的金瓷冠颊舌向断面试件,模拟金瓷冠在牙合接触下的受力情况,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可直观地观察金瓷冠的瓷层破坏形式,为进一步研究烤瓷熔附金属冠在其它复杂载荷下的破坏机理奠定了基础。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多模态数据融合引导完成复杂数字化种植和全口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一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患者,获取并整合其口内扫描(intraoral scanning,IOS)、口外面部扫描(extral-oral face scanning,EOS)、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下颌运动等口颌系统的多模态数据,融合构建出四维虚拟牙科患者(virtual dental patient,VDP)。在四维VDP的引导下进行数字化种植和全口咬合重建,使用光学定位的下颌运动系统获取动态咬合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设计制作出最终修复体,完成全口咬合重建修复,并进行客观性评估。结果:该病例取得较好的修复治疗效果,患者对美观和功能满意,口颌系统健康、舒适。客观性评估数据显示,咬合重建后,患者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时的静态咬合和前伸、侧方运动时的动态咬合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前牙美学区和后牙功能区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应用多模态数据融合引导完成复杂数字化种植和全口咬合重建具备可行性,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基牙数目对下颌单侧游离端MK-1附着体式义齿基牙位移的影响。方法:选用单基牙、双基牙和三基牙支持的MK-1附着体制作下颌单侧游离端MK-1附着体式义齿,在义齿侧上下牙列间放置食物片,咬合时用LB-72型高精度半导体激光位移测量仪,测量并计算出基牙在不同方向的位移量,并用随机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基牙组的近远中向、颊舌向、垂直向的位移、倾斜、扭转均大于双基牙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游离端MK-1附着体式义齿不宜设计单基牙,宜设计双基牙,如双基牙条件不理想时,可增加第三基牙。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