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主流融合、特色交叉——全媒体视野的新闻传播学教育
收藏 引用
《青年记者》2021年 第3期 83-85页
作者:李麟学 李凌燕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 
在新的时代语境和新技术变革之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战略性学科"和"平台性学科"属性凸显,"实践性学科"属性需要继续强化。本文回应当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普遍发展困惑,聚焦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中的主流与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源数据的社区公园游憩规律及其空间特征关联研究——以上海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2期31卷 32-40页
作者:邵钰涵 卢慧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RURC)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的】对社区公园进行精细化游憩规律分类,并探索游憩规律与空间特征的关系,对社区公园游憩效率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110个社区公园进行研究,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社区公园绿地周期游憩活跃规律并进行频谱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事件塑造城市活力街道——以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四平社区实践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2年 第8期 150-151页
作者:翟宇琦 丁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学术发展部 
文章以2021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四平社区实践为例,探讨了上海15分钟生活圈规划理念下以艺术事件塑造城市活力街道的策略,总结出作为活力骨架的街道公共空间营造、作为活力节点的艺术景观小品设施以及作为活力媒介的文化艺术活动三种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选择实验的城市荒野景观价值认同评价——以上海杨浦区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4年 第11期31卷 45-55页
作者:邵钰涵 陆嘉宜 徐欣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恢复性城市研究分实验中心(RURC)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增长,城市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关系中重新被定位,城市荒野景观因具有生态、人文、审美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开始受到关注。探索符合中国语境的城市荒野景观识别与分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促进代际融合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德国“多代屋”的经验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8年 第34期15卷 31-34页
作者:姚栋 袁正 李凌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政策转变与人口趋势的双重影响下,促进"代际融合"已成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国内既有设施中"代际融合"功能亟待加强。作为以"代际融合"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设施,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乡传播的问题域、内涵及意义
收藏 引用
《住宅科技》2024年 第6期44卷 40-45页
作者:丁凡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传播是城乡关系在传播学领域的反映,是城乡研究与传播学研究的创新交叉前沿领域,也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与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创新前沿方向,可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城乡发展、互动及转型的问题。文章一方面对城市传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技术、人与空间--城市传播研究中的三位一体观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2年 第7期 111-112页
作者:丁凡 李麟学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城市传播是城市研究和传播学研究的交叉前沿领域。城市传播的研究基于“空间”内核,空间勾连起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文章探讨了城市传播中“技术-人-空间”三位一体的研究观,并认为传播最终串联起了人与空间的关系,人以“身体的在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球文化传播中的后工业水岸大型项目——以荷兰鹿特丹南岬角港区更新为例
收藏 引用
《住宅科技》2022年 第5期42卷 2-8页
作者:丁凡 Harry den Hartog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流动站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于水岸大型项目(UMPs)建设的理念,以荷兰鹿特丹默兹河南岬角港区水岸更新为例,分析了城市后工业化进程中该区域更新转型的机制和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后工业水岸中的文化传播问题以及全球与本地链接中的文化转化问题,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人民城市理念的上海黄浦江两岸公共性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名城》2024年 第2期38卷 12-17页
作者:丁凡 伍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法国建筑科学院 同济大学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院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这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详细梳理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背景以及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的多样化实践,以黄浦江两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球文化传播中的“古根海姆效应”--基于“毕尔巴鄂子效应”的分析
收藏 引用
《住宅科技》2022年 第8期42卷 8-13页
作者:丁凡 伍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发展部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法国建筑科学院 
“古根海姆效应”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文化现象。古根海姆的建筑文化帝国版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形成了“博物馆全球化”的格局,而“毕尔巴鄂子效应”是全球“古根海姆效应”文化在地转化的典型案例。文章以西班牙毕尔巴鄂地区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