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多重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下滨水绿道供给优化与精明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城市林业》2022年 第2期20卷 51-56,124页
作者:汪方心怡 王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滨水绿道虽然承担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也面临诸如生态胁迫、服务低效、空间浪费等问题,亟待对其发展建设进行主导功能的分类细化引导。文章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在临近重要湖泊水系共176.1 km滨水绿道选线基础上,识别关键生态系统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OD模式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势探讨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2年 第6期19卷 104-107页
作者:刘颂 张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于TOD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背景,首先回顾了TOD核心理论与中西方国家的相关实践,之后从宏观区域绿道构建、中观城市节点与社区中心规划设计、微观以人为本的街道景观营造三个层面探讨了TOD模式的城市建设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公民科学家数据的夜间人工照明对上海市鸟类分布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4年 第6期12卷 84-99页
作者:吴楚涵 熊睿雨 于清瑶 陈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夜间人工照明是维持城市夜间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活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夜间人工照明的增加也正广泛影响着城市生物和居民的整体健康。公民科学家数据具有样本量大、时空数据完整等优势,在生态调查和相关研究中具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的洪涝调节服务需求制图与生态空间优先级识别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2期38卷 20-25页
作者:申佳可 彭震伟 王云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全国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利用流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州古典园林典型空间及其图式语言探讨 以拙政园东南庭院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5年 第2期22卷 86-93页
作者:王珲 王云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苏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类型,是中国江南地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与载体。苏州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丰富、诗画意境突出,形成了特殊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语汇、空间关系和空间组合序列等图式语言体系,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文化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空气负离子空间分异特征相关关系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2年 第6期38卷 57-62页
作者:潘剑彬 李佳妮 李树华 董丽 王云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10004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上海200092 
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居民公共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空气负离子是评价城市空气清洁度的基本参数之一。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例,选定典型植物群落结构、群落类型及典型景观环境样点,基于多年连续动态持续测定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社区热湿环境叠加分析的通风廊道问题诊断与精准修复——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
收藏 引用
《住宅科技》2023年 第8期43卷 58-66页
作者:王敏 潘文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Eco-SMART LAB)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我国东南沿海季风区城市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威胁人类健康,为此亟需寻求一种气候积极性规划设计方法,以改善社区环境热舒适度。文章以江苏省昆山市集中建设区为例,选取66个社区作为具体分析单元,运用遥感影像反演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融合坑塘体系的乡村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收藏 引用
《园林》2021年 第9期38卷 38-46页
作者:朱韵奇 李燿成 王云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随着乡村的不断建设与扩张,生态问题日益复杂与突出,构建复合型生态网络对乡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坑塘作为中国乡村三生空间中水环境的重要组成分,在小尺度上对雨洪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完善具有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健康城市与疗愈环境
收藏 引用
《南方建筑2022年 第3期 1-8页
作者:杜宏武 李树华 姜斌 陈筝 龙灏 袁晓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香港大学建筑系园境建筑学部 香港大学城市环境与大众健康虚拟现实实验室 高密度人居环境和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分,疗愈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价值已得到多方面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SWMM的场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水文效应评估--以同济大学校园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7年 第1期24卷 60-65页
作者:刘颂 毛家怡 沈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等共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采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研究场地水文效应进行评估,模拟了不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单独布置和组合布局对削减场地暴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场地尺度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