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景观生态网络规划:由空间结构优先转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0年 第10期27卷 37-42页
作者:申佳可 王云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城市扩张带来的生境破坏及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下降导致城市生态风险加剧。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成为解决这一矛盾并响应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的主要途径。基于对现有景观生态网络规划方法及其不足的梳理,提出构建以生态系统服务绩效提升为目标,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地块尺度的公园绿地供需测度与优化——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1年 第2期28卷 22-27页
作者:王忙忙 王云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公园绿地的供需研究对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率和优化空间布局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供需研究存在精细空间尺度下拓展分析的不足,聚焦于地块尺度的公园绿地的供需研究,通过供需测度揭示杨浦区公园绿地供给能力与需求水平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态教育的特点与展望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19年 第S02期26卷 23-28页
作者:杨蓉 王琼萱 王云才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风景园林教育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承担着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责任,风景园林学科中生态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途径中的重要环节。为科学评价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教育质量,选取国内10所开设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的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时期乡村景观特征与景观性格的表征体系构建
收藏 引用
《风景园林》2021年 第7期28卷 107-113页
作者:王云才 陈照方 成玉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土生态规划设计与环境效应研究中心 东南大学景观学系、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 
中国已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分,也是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载体。新时期乡村景观的内涵、构成与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维护乡村景观地方性特征与性格是未来乡村规划的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