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认知工作分析在智能交互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年 第1期44卷 171-176,218页
作者:王建民 许忆芊 付倩文 杨洁琪 王萍 由芳同济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518057 
复杂系统人机交互是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依托用户体验实验室多年智能汽车交互研究背景及设备环境条件,在传统的设计教学模式基础上,以智能座舱交互设计为主题,将认知工作分析方法引入研究生课程。课程中,学生自主选择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拟影响者代言、消费者浸合与品牌忠诚度
收藏 引用
《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 第5期 68-71页
作者:吴轶弢 汪达钦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 
虚拟影响者代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品牌关注、互动参与兴趣和价值共创意愿,进而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品牌价值。基于消费者浸合理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虚拟影响者代言如何影响品牌忠诚度。结论如下:虚拟影响者代言正向影响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交互的认知哲学逻辑及设计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工程学报》2023年 第11期59卷 31-42页
作者:徐江 孙刚 徐静妤 苏浦捷 缪绮阳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智能技术、产品和系统在生产和生活中日益重要,重塑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基于认知哲学和技术现象学视角剖析人与智能物的复杂交互关系:探究由计算表征到具身认知的哲学逻辑进路;结合描述“人-技术-世界”具身、诠释、背景和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情境引擎的车载导航交互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2024年 第1期46卷 18-28页
作者:马钧 柏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针对车载导航模式单一、无法根据情境差异动态改变交互策略导致用户体验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根据不同情境自适应车载导航交互策略的情境引擎模型。结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UCD)与情境感知理论,定义了汽车人机交互情境,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5期24卷 52-57页
作者:俞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由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我国高校学习西方国家创意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尤为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智能可穿戴装置设计中的价值和责任
收藏 引用
《科学学研究》2023年 第3期41卷 394-401页
作者:戴文杰 张小彤 周洪涛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人工物不断趋于智能化。智能可穿戴装置作为技术人工物的一种,以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问题的功能性装置为主。现代科学不仅要关心如何为智能可穿戴装置提供技术应用,还要思考如何将道德价值和伦理责任设计到智能可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研究及其知识生产的优化策略
收藏 引用
《丝绸》2024年 第8期61卷 1-8页
作者:张磊 殷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数智时代的学科建设、知识涌现与复杂情境,对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诸多挑战,然而,既有的知识论与知识模型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理解偏差。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概念推演和范畴演绎的方法,对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困境和策略进行了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设计教育在创意产业中的角色——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5期20卷 63-66,85页
作者:俞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作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创意产业在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在创意产业发达的英国,不仅政府积极鼓励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在英国的大学教育中,也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高等教育和产业经济的结合。伦敦艺术大学设立了企业部,通过搭建平台、资源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可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 第12期42卷 1264-1272页
作者:马钧 潘维涛 徐雯霞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针对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构建可用性评价模型,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基于人机界面和可用性等领域的研究,确定了明确易操作、高效实用和安全的可用性原则,依次定义共15项评价指标,并创新性地搭建了实车模拟驾驶平台对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隐性的环境:空气作为媒介在盲人艺术空间设计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 第5期 62-67,I0002页
作者:周洪涛 蔡妍妮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200092 
现当代强调提升盲人群体文化艺术生活,然而盲人艺术空间却面临资源有限且形式单一的发展困境,亟须探索更多形式。文章指出空气作为非视觉化的隐性环境要素对于盲人群体有特殊意义,进而基于人体空气感知的舒适度、触觉与嗅觉三种维度,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