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次内力简捷计算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1998年 第2期28卷 13-17,51页
作者:熊学玉 李伟业 黄鼎业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基于作者提出的约束次弯矩法的原理,针对工程应用的实际需要,直接给出各种预应力线型布置在三种约束下的约束次内力公式,从而更加方便了工程设计计算,还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应力摩擦损失及锚固损失的合理设计建议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1998年 第2期28卷 5-9页
作者:熊学玉 蒋志贤 黄鼎业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在对国内外规范比较与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预应力磨擦损失简化计算范围扩大仍可满足设计精度的要求;补充和修正了现有规范锚固损失计算公式,推导的公式适用范围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1998年 第2期28卷 10-12页
作者:华毅杰 熊学玉 黄鼎业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结合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的受力机理,为使工程实际与规范协调一致,建议取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计算值进行局部承压计算,从而可避免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的疏忽,确保锚固区设计的安全可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外预应力梁振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 第2期25卷 55-61页
作者:熊学玉 王寿生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上海200092 
本文分析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对AyahoMiyamoto给出的公式进行了修正和扩充,推导出包括单折线型、双折线型、直线型3种线型布置下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针对各种因素对体外预应力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荷载效应组合及正截面承载力设计计算的建议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1998年 第2期28卷 1-4,55页
作者:熊学玉 黄鼎业 颜德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针对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正截面设计计算公式存在的局限性,结合相关规范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给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各种荷载效应组合,并建议了预应力荷载的分项系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层建筑中预应力砼开沿板的分析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2001年 第A2期18卷 277-281页
作者:耿耀明 熊学玉 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上海200092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市场建筑中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柱、墙结构的整体受力分析与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大开洞板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便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U型截面梁设计
收藏 引用
《工业建筑》2004年 第7期34卷 25-27页
作者:熊学玉 顾炜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上海200092 
复杂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需通过积分计算几何特征 ,不利于工程设计。通过一体外预应力U型截面梁的工程实例 ,介绍了应用等效换算截面进行设计的方法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预应力转换层桁架大梁受柱抗侧刚度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建筑结构》2003年 第5期33卷 13-15页
作者:熊学玉 蔡跃 黄鼎业 王燕华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上海200092 
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由于受柱抗侧移刚度的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有效预应力有较大削减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承载力降低 ,合理的设计必须考虑柱侧向刚度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学植筋的拉拔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建筑技术》2000年 第6期31卷 383-384页
作者:熊学玉 许立新 胡家智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 
化学植筋即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钢筋,以适当的钻孔和深度,采用化学胶粘剂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牢固,并使新增钢筋(通常称为植筋)能发挥设计期望的性能.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胶粘剂向混凝土中传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庆机场指廊超长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
收藏 引用
《施工技术》2003年 第7期32卷 22-23页
作者:熊学玉 刘华良同济大学预应力研究所上海200092 
重庆国际机场航站楼候机指廊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超长结构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施工中采用分段张拉和分散搭接等措施,获得了较大的有效预应力,分散了局部预压应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