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云南后所煤矿始建于1969年,建有四对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5Mt/a,矿井涌水量达3.3Mm^3/a,这些矿井水如直接外排,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后所煤矿近几年抓矿井水的处理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摘要:后所煤矿选煤厂,地处县城东门河上游,是一座年处理能力45万吨的矿井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流程设计时,是浮选昆矿入φ24米耙式浓缩机底流,两台4PNT泵打入一台xwy340—/1500—61型压滤机和两台PG53—6/2.7园盘真空过滤机回收尾矿掺入中煤(生产后改为洗混矿)外销,滤液水返回φ12米沉淀塔作洗煤循环用水。厂外设2100立方煤泥沉淀池三格。
摘要:阐述了XJM-S浮选机设计理念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应用XJM-S浮选机技术对其他类型浮选设备改造的实践。
摘要:在以太网网络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对自动化子系统予以整合,构建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网络平台结构、内容以及工控设备等角度阐述了选煤厂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
摘要:重介质旋流器精选跳汰机粗精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分选工艺,过去因为设计应用不合理使得一些采用此工艺的选煤厂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本文结合后所煤矿选煤厂的改扩建设计经验,旨在表明只要能针对其特点,合理选用流程及相应设备.就能充分地发挥该工艺的加工成本低、投资合理、介质损耗小、分选效率高的特点。其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特别适于现有跳汰工艺选煤厂的改造。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自动化技术也更加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其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中的应用,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机械设计制造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机械自动化概念与构成入手,对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及制造领域中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介绍了双质体振动弛张筛的机械结构,设计了一台小型的弛张筛样机,通过建立简化的力学模型,得到了弛张筛的合理工作点,并对其进行了6 mm干法分级筛分试验,获得了理想的筛分效率。
摘要:随着矿井开采条件日趋复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着矿井的高产、高效。针对东滩煤矿跨采动压大变形巷道围岩地质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锚网喷-缓冲层-U形钢联合支护方案及其配套施工方法。现场实践与测试表明:采用本支护方案后,围岩变形最大值达到30 mm,而后变形逐渐趋于稳定,且整体稳定性好,能够满足生产和安全需要,对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为深入探究岩石流变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分区机理及弹塑性理论解,基于巷道围岩在流变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应为岩石的长期强度这一重要特性,结合岩体峰后应变软化及扩容特性,推导出巷道围岩四分区应力、位移及半径解析解,并揭示黏聚力软化模量与内摩擦角及初始黏聚力之间的量化关系。通过算例验证该理论的可行性,并分析流变作用下不同围岩力学性质对巷道围岩各分区范围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围岩流变特性对初始黏聚力的确定有重要影响,考虑流变影响时选取的初始黏聚力与不考虑流变时相比明显偏小;围岩各分区半径随初始黏聚力、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因此考虑流变作用时围岩承载能力将明显降低;内摩擦角对围岩各分区范围的影响随着初始黏聚力增大而不断减弱;流变特性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随着内摩擦角减小而不断增强。研究成果可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及支护参数量化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