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7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8年 第11期20卷 1827-1833页
作者:徐宇虹 尹鸽平 左朋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电极材料的突破,解决现有电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和预测新型未知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出现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文介绍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原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均匀试验法优化4,6-二硝基-1,2,3-三氯苯合成工艺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 第7期39卷 1125-1127页
作者:史瑞欣 黄玉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采用化学计量学中的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4,6-二硝基-1,2,3-三氯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4,6-二硝基-1,2,3-三氯苯收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时间、温度、硝酸与三氯苯的摩尔配比、硫酸与三氯苯的摩尔配比.优化的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功能性添加剂设计及应用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19年 第4期31卷 631-642页
作者:程纯 陆亦诚 刘志豪 张晋瑜 滕祥国 朱永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化学系威海264209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开发适合不同电解液的功能性添加剂是重要手段之一。功能性添加剂可以在不增加电池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改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如改善循环性能,提高可逆容量和电解液电导率。本文分别从溶剂和添加剂两方面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气等离子喷涂板式SOFC连接体保护涂层的性能(英文)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 第7期35卷 1117-1120页
作者:付长璟 孙克宁 张乃庆 周德瑞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在中温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设计中,可以采用金属作为连接材料。Fe-16Cr合金是较为理想的金属连接材料,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连接体阴极侧表面的高温氧化和腐蚀,会导致电池性能的迅速降低。本研究采用空气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墨烯-聚苯胺类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18年 第9期30卷 1349-1363页
作者:鲍长远 韩家军 程瑾宁 张瑞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应用化学系威海264209 
聚苯胺理论比容量高、易合成,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但其循环寿命差,而石墨烯具有高的理论比表面积,将二者复合,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电容性能。本文回顾了近几年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CO在Pt及其合金表面电化学氧化和吸附的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2004年 第11期23卷 1316-1324页
作者:邵玉艳 尹鸽平 高云智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文本综述了CO在Pt及其它过渡金属上电化学氧化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现状。系统论述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催化剂对CO电氧化的作用机制和CO与金属间吸附、成键及振动频率方面所给出的详细信息, 并指出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对于电极催化剂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丙烯酸改性PU/PMMA接枝型半IPNs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02年 第11期12卷 78-81页
作者:唐冬雁 蔡伟民 金政 周德瑞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采用“同步”法制备了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的接枝型聚合物网络 (IPNs)体系 ,通过红外光谱跟踪检测了其固化过程 ,用TEM对所形成的多相体系形貌进行检测 ,并对不同软 /硬组成比及交联密度的IPNs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孔金属材料连续电沉积过程最优化设计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37卷 533-536页
作者:王殿龙 戴长松 姜兆华 胡信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了对电沉积法制备多孔金属的设备制造和在线控制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多孔金属的电阻特性,初次建立了垂直方式运动状态下,带状多孔金属材料连续多级恒电流密度电沉积模型,推导出阳极长度、形状、安装位置、运行速度和总电流的计算公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年 第3期19卷 398-402页
作者:邓超 史鹏飞 程新群 舒杰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报道了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的设计与开发。考察了电极厚度、密封技术及电解液用量等工艺条件对单体电池性能的影响,解决了双极性电池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由4个单体电池组成的4.8V,2.8A·h密封双极性MH/Ni电池。测试结果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溶胶-凝胶法制备光学杂化功能材料
收藏 引用
化学进展》2005年 第1期17卷 85-90页
作者:刘冰 强亮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在简述溶胶 凝胶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介绍了设计杂化材料的原则及预掺杂法、后掺杂法和原位化学合成法三种溶胶 凝胶法制备光学杂化功能材料的途径 ;综述了稀土发光材料、波导材料和光致变色材料三种光学杂化功能材料 ,并结合国内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