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78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视图:
排序:
高功率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设计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2010年 第8期34卷 826-827,838页
作者:项文敏 唐明跃 沈焕刚 王金玉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从减缓VRLA电池极化的角度来阐述高功率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极板配比、负板栅结构、极群装配压缩比、单体连接方式、负正活性物质比值对VRLA电池高功率放电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早期容量损失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
收藏 引用
《电信技术》2003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朱品才 陈象豹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150001 
阐述了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早期容量损失现象研究的最新发展,在电池设计和使用上提出了避免或缓解其发生的有关措施和途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算化学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大学化学2008年 第1期23卷 11-13,16页
作者:李中华 陈刚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阐述开设计算化学课程的总体思想,以及该课程在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中的作用,介绍了计算化学课程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探讨计算化学课程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总结实践经验,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烷氧基酞菁铜(Ⅱ)旋涂膜的气敏特性
收藏 引用
《传感器技术》2004年 第5期23卷 24-28页
作者:左霞 王彬 吴谊群 陈志敏 李赞 韦永德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设计合成了可溶性的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C64H80N8O4Cu),利用旋涂技术制备了四 a (2.2.4 三甲基 3 戊氧基)酞菁铜旋涂膜,研究了配合物旋涂膜的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对NO2和乙醇蒸汽的敏感特性以及气敏机理。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业生在CAI课件制作中的主体作用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1998年 第4期8卷 24-25,30页
作者:胡立江 杨春晖 尤宏 徐崇泉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面临世纪之交,人才模式的培养是现时教育改革对全国高校提出的挑战。在这挑战中,强调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的人才模式的培养,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立活动,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当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分支——多媒体CAI课件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化学镀镍液的缓冲容量与沉积速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电镀与环保》2003年 第6期23卷 19-22页
作者:崔国峰 李宁 黎德育 候敏 武刚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150001 
研究了用于化学镀镍液中的三种不同缓冲体系的 pH值随加入酸量的变化情况 ,得出了相应的缓冲容量曲线。结果发现 ,NaAc HAc缓冲体系的缓冲性能优于柠檬酸和丁二酸组成的缓冲体系 ,并且当化学镀镍液中同时含有醋酸、丁二酸、柠檬酸和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串联供气电池组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2008年 第1期32卷 39-42,55页
作者:杨涛 史鹏飞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连云港2220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提高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能力的关键在于电池组结构设计。采用反应气串联供给的电池组结构,且反应气经循环回路进入电池组进行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循环对电池组内水分的均匀分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氧气循环操作对电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的测定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进展》1992年 第1期6卷 84-87页
作者:黄玉东 张嘉梅 魏月贞 张少实 谭志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410信箱哈尔滨市150006 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文建立了一种界面剪切强度表征的新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单根纤维施加轴向压力,使其与周围树脂基体脱胶。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界面剪切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实际复合材料制件,克服了其它测试方法的不足,它不仅对于界面研究具有重大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催化反应用简易管式加热装置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 第3期22卷 91-93页
作者:唐冬雁 程瑾宁 韩喜江 张巨生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配合催化剂制备剂及活性检测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及科研实验,设计、加工并组装了由加热部分、精密控温部分和反应装置组成的小型管式反应装置,普适于实验室各种温度条件下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尤其适用于气固相体系,并可实现连续操作。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LIPNPU/PA和PA’乳液配方设计及制备工艺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08年 第2期5卷 69-71,74页
作者:陆明 潘晓娟 张巨生 刘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本文对丙烯酸改性聚氨酯分散体(PUA)和丙烯酸乳液(PA’)分别进行配方设计,提出配方,并制备了一种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LIPNPU/PA)和具有梯度分布的核壳结构乳液(PA’)。该方法制备的水基聚合物乳液体系间存在着网络的物理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