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嘉祥县文化馆"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5年 第4期 24-27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山东嘉祥县文化馆 
庄严的人民会堂灯火辉煌,座无虚席。舞台上,大幕拉开,华丽的天波杨府,一支弓箭高悬在舞台中央,预示着一场厮杀即将拉开帷幕……一幅幅恢宏壮观、气势雄伟的画面,宛如一部电影大片,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而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树建的豫剧“忠孝节”三部曲
收藏 引用
《剧影月报》2022年 第2期 39-40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会刊》 
李树建从事豫剧老生行当多年,塑造了许多舞台须生形象。其唯独最钟情于李树建“三部曲”中的角色形象,陶醉其中用激情演绎人物的悲剧之美。豫剧《程婴救孤》自2001年搬上舞台后,在李树建的率领下,十年来创造了中国戏剧界的一个奇迹,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梨园花开霞满天——记嘉祥山东梆子优秀表演艺术家李霞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8年 第16期 86-90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 
在鲁西南一带,至今仍活跃着一个民营剧团,其团长就是"山东梆子十佳演员"、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刘桂松的弟子之一、"嘉祥李霞山东梆子剧团"的优秀表演艺术家李霞女士。祥城梨园一枝花李霞,1969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郓城杨庄集乡唐店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嘉祥文化传统的传承初探
收藏 引用
《戏剧丛刊》2010年 第4期 113-114页
作者:姚彦华嘉祥县文化馆 
人类的文明,就是文化的积累,不是哪一天所产生的。对于石刻视觉艺术品的理解,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研究它们对历史石刻艺术隐喻的运用而达到的。这些石刻艺术品不仅再现历史和现实.而且还以“沉鱼落雁”的“美貌”打动观众的视觉审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艺双馨的李红——记省级山东梆子传承人李红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9年 第8期 118-121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 
在巍巍泰山脚下,有一位唱腔韵味醇厚,表演自然洒脱、声情并茂,文武兼备的优秀刀马花旦、花旦演员,她就是主演和导演的剧目在国家级和省级艺术创作展演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泰安市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兼导演,中国戏曲家协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邵留新与山东梆子《斩黄袍》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7年 第24期 50-53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艺术研究>会刊 
山东梆子是盛开在齐鲁大地上的一朵绚丽多彩的戏曲之花,历经400余年的演进,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于中国戏曲艺苑之中。在嘉祥县有一个民营剧团,至今仍活跃在鲁西南的广大城乡,这个为活跃家乡父老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的山东梆子剧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铸魂筑梦的戏曲国策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5年 第20期 54-58页
作者:屈衍仁 姚艳华山东梆子研究会 嘉祥县文化馆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敏鳓),这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是一件大事,对于戏曲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一件盛事,对于广大的戏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惊人的喜事。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朝阳沟》探析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6年 第10期 51-53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研究会 
2016年4月5日晚,北京长安大剧院座无虚席,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衣着时尚的青年,无不对河南省豫剧三团带来的《朝阳沟》报以热烈的掌声。豫剧《朝阳沟》自1958年上演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时过境迁,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戏曲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东梆子研究的新成果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15年 第15期 57-60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研究会会刊 
山东梆子历史久远,其高亢、激昂、粗犷、豪迈的艺术风格,展现了齐鲁人英勇不屈、朴实耿直的人格精神,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鲁西南人爱吼梆子腔,不管是高兴还是苦闷,敞开嗓子吼几声山东梆子腔,把那兴奋及苦闷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东梆子的艺术特色分析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6年 第3期 26-27页
作者:姚艳华 屈衍仁山东省嘉祥县文化馆 山东梆子研究会会刊 
山东梆子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戏曲种类,又称"高调"或"高梆",主要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山东梆子作为我国地方戏曲种类中最古老的声腔艺术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在2008年6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