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山
收藏 引用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 第2期21卷 140-142页
作者:肖体仁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000 
毛泽东诗词几乎篇篇见山 ,这些山无不神采飞扬 ,仪态万千。山是毛泽东最常用的空间意象 ,移情入景、化静为动是毛泽东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本文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文人画的美学精神本体与艺境生成方式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 第5期 251-253页
作者:邓国军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112 
文人画家的儒家之"游"与佛、道之"游"构成了文人画家艺术实践的两极,而佛、道之"游"从美学精神层面来看更具有本体性意义;"逸笔草草"是文人画家表现其"逸气"的一种外在方式,即艺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激情炼狱的沉醉——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抒情诗特征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2004年 第2期 96-100页
作者:王彤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000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1889- 195 7)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本文旨在探寻形成米斯特拉尔诗歌艺术风格的原因 ,除了源自她植根的拉美文化土壤 ,还与她个人遭受的强烈痛苦、真诚朴素的个性和火一样的激情有关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艺术经验的现代转换——余光中《中元夜》论析
收藏 引用
《作家》2008年 第2期 50-51页
作者:刘云生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元夜》表现了余光中从李贺诗歌中攫取怪诞意象,抒发人生喟叹的高超诗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对人的存在的悲悯谛视;透露出对时代和社会的悲剧感受。全诗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的,以古典的方式呈现现代的艺术精神,完成了古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探电影艺术的魅力之源——以《蜘蛛侠3》等为例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7年 第24期 61-62页
作者:杨荣树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内江641112 
今天的电影艺术已从教化为主逐渐转向娱乐为主,不再刻意追求内容与意义的特别雅致、崇高与伟大,也不再刻意追求其情节的完整、曲折与细密。在"陌生化"中融入"熟悉化",在精巧地营造"距离"的同时神奇地消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宋诗话“悟诗”思维向度管窥
收藏 引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3期16卷 80-88页
作者:邓国军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112 
本文以吕本中、姜夔、严羽的三部诗话为切入点来扫描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即感悟诗歌意境的艺术思维不同层面之定位),认为:从吕本中"悟入"的思维向度来看,他还处于对山谷非常肯定的阶段,这说明南宋确立江西诗派之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球化语境下看小说文本与电影世界——百年中国电影改编理念浅探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7年 第13期 13-15页
作者:高卫红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四川内江641000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改编自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便成为电影的重要片源。电影与小说就像艺术园地里的树与藤,相互缠绕,互相纠葛,从上世纪20年代电影对小说的"图像翻译"到90年代的全球化语境下改编理念的本土化策略,两者之间总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艺术精神新探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第3期17卷 41-47页
作者:曹奎 丁华良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112 
中国古典艺术崇尚自然 ,讲究气韵神采 ,追求简易、变化和中和之美 ,表现艺术家主体精神和不屈的生命意志。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个基本方面。这个方面互相联、互相贯通、互相影响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合璧 辉耀诗史——郭沫若早期译诗浅论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2002年 第4期 25-30页
作者:林广泽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内江641112 
要完整的把握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就必需将他所写和所译的诗歌视为一个整体 ,因此 ,本文结合郭沫若创作的诗和他早期的译诗 ,从诗学美学观与创作思想、文化传统与精神、艺术风格与技巧诸多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索性的阐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10年 第5期 246-247页
作者:周艺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641112 
本文通过探讨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理清艺术的定义其实是一个历时与共时的聚合,因而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含义,从而去追问艺术存在的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