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影像与政治:中国后殖民电影批评论析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2010年 第2期 81-88页
作者:章辉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中国后殖民批评认为,张艺谋电影是以东方奇观迎合西方的东方主义,而西方人眼中的张艺谋则是艺术创新者和政治批判者。中国后殖民批评误读了后殖民理论,误解了西方人,也抹杀了张艺谋的文化政治意义,它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转型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高校艺术学1978年以来的学术历程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5年 第4期 106-110页
作者:张法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一、起点形势:中国高校艺术学的现实语境.艺术学,在中国高校机构设置和学科分类的落实,反映了两个有趣的问题,一是学科划分是以'场'为中心,而不是以'点'为中心的,二是学科的设置,是学理体系、现实需要、文化理念多方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学在中国的体系性困惑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2006年 第10期38卷 102-106页
作者:张法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艺术学在当下中国的困惑,首先在于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的不一致;其次体现为学科目录上的逻辑和注解不清;再次,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所透出的“以学为上”思想,对教育体制中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论旅行: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历程与问题
收藏 引用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1期22卷 123-129页
作者:章辉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出场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使中国的后殖民批评打上民族主义印记。后殖民理论对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促进了中国学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文论理论及其视角在中国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新批评:从大写的“真理审判”到小写的“意义启示”——论中国反本质主义批评的话语之路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 第5期 94-102页
作者:支宇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后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批评话语出现了一种革命式的断裂,一些批评家借助于西方后现代思想资源的启示而告别了自梁启超和王国维以来的"本质主义批评话语"。我将这种越出本质主义批评话语后另行生成的话语形态称之为"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实践美学与美学原理写作的困境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4期37卷 10-14页
作者:章辉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后实践美学以实践美学的代替者出现于中国学界,使中国美学见证了现代性。但后实践美学并不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以及中国百年现代性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的经验之上的,因此,后实践美学不是原创性的中国美学,而是移植的西方现代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即生活——评《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 第11期32卷 124-128页
作者:章辉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美学原理需要不断地重新书写。美学原理的重写,一是基于新的时代对于前人思想的新知,二是基于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的哲学观念,三是基于新时代的新的艺术体验,这三方面的综合不断地推动着美学基本问题域及其解决的新变。美学原理似乎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西美学原理体系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收藏 引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 第4期23卷 37-42页
作者:张法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西方美学原理在20世纪的演化是一种在艺术美学基础上的演化,而20世纪后期出现的环境美学对以艺术美学为基础的美学原理提出了挑战。中国美学原理在20世纪的演化是西方美学原理基础上的演化,中国资源只是被作为例证和理证去证明西方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成《园冶》的园林美学体系
收藏 引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 第5期22卷 75-79页
作者:张法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园冶》的结构很好地展现了园林体系,符合文化的观念,它提出的园林基本原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容,所取材料和设计因素具有中国特色,显示出中国园林独特的精神境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后新时期中国美术批评:权力话语的解构与艺术空间的敞亮
收藏 引用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9年 第3期 105-109页
作者:支宇四川外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话语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断裂。这一革命性断裂将一种我称之为"中国新批评"的话语推至中国当代批评场域的前台,并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批评界最活跃、最新锐的一种话语形态。作为自由精神的灵魂,后新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