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技术视阈下马克思和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21年 第10期 31-37页
作者:吴书林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在各自所处的时代,对技术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技术与人的自由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技术的视角比较二人关于自由问题的阐释可以看出,他们虽然都将技术的价值指向了人类自由,但在实现途径方面,马克思认为要以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古歌舞艺术对仪式戏剧形态的塑造——兼论民间艺术的审美转向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 第3期 160-168页
作者:杨立 苟波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成都610066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成都610021 
上古歌舞艺术产生于人们祭祀的需要。巫作为其主导者,惯常通过扮演神灵来实现通神的目的,这一方式流变到仪式戏剧中,扮演者则成为戏剧演员。随着巫觋地位下降,倡优出现,上古歌舞艺术的仪式意味减弱而艺术意味加强,其中逐渐分化出娱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族唐卡的群体意识表象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3期47卷 139-145页
作者:兰倩 白玛措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55 
群体意识是相对于心理学家荣格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而提出,集体无意识就好比深层次探索人类种系或民族心理的隐形线索,而群体意识正是将其表象化与实践化。通过对藏族唐卡的色彩运用,以及故事性、精神性等方面的探索,阐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与现代建筑:跨学科视角下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快报》2024年 第4期13卷 313-319页
作者:刘畅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 成都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现代建筑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美学原则和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成为了建筑师、设计师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用户体验、空间感知和文化内涵三个维度出发,对现代建筑设计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讨建筑美学与安防技术的融合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安防技术》2024年 第2期12卷 9-14页
作者:刘畅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 成都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合建筑美学与安防技术,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又确保居住和工作空间的安全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美学与可持续能源政策的融合:探索绿色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可持续能源》2024年 第3期14卷 41-46页
作者:刘畅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 成都 
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急需转型升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挑战,本文聚焦于绿色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实践路径,旨在探索如何在确保环境可持续性的同时,提升建筑的美学体验。本文揭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