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半干态豆豉高效发酵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性能评价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2024年 第5期45卷 31-39页
作者:王泽亮 邓维琴 刘书亮 李雄波 陈相杰 范智义 李婷 李恒 张其圣 李龙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四川雅安62500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为筛选出适用于半干态豆豉发酵的高效菌株,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产酶能力差异较大的6株米曲霉和1株毛霉的制曲效果及其发酵半干态豆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沪酿3.042和DM1、DM2代谢α-淀粉酶能力较强,发酵豆豉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4种常见香辛料对典型卤卤汁风味的贡献
收藏 引用
《中国食品学报》2023年 第10期23卷 284-293页
作者:王泽亮 范智义 张敏 张星灿 陈相杰 宋小焱 邓维琴 张其圣 李恒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23 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00 
为明确香辛料对卤卤汁风味的作用,通过构建卤香辛料风味贡献分析模型,结合缺失实验、感官评价、差异性分析、香气活度值解析卤汁中关键香辛料及其风味贡献。结果表明:从卤卤汁中共检出挥发性成分93种,相对含量在0.01~70.57μg/k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品种蚕豆原料对郫县豆瓣品质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 第9期45卷 72-82页
作者:李雄波 范智义 王泽亮 卢付青 李恒 张其圣 陈功 杨国华 邓维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23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6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732 
为探究蚕豆原料对郫县豆瓣品质的影响,本文考察了5个不同品种蚕豆制备郫县豆瓣的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蚕豆发酵郫县豆瓣的绝大部分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1共筛选出11种关键风味物质,而大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传统酿造酱油风味品质特点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国调味品》2024年 第3期49卷 169-174,192页
作者:王泽亮 符怡 李恒 范智义 李雄波 张其圣 邓维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23 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泸州646200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眉山620030 
四川传统酿造酱油具有区别于广式酱油和日式酱油的独特工艺及风味品质。对此,文章通过采集四川传统酿造酱油、广式酱油及日式酱油3种酿造工艺的典型酱油产品,进行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pH、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挥发性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曲霉制曲对黄豆酱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现代食品科技》2024年 第8期40卷 150-157页
作者: 邓维琴 何素蓉 李雄波 陈功 王泽亮 李龙 范智义 李婷 张其圣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全检查技术中心四川成都610017 四川省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研究红曲霉混合发酵对黄豆酱品质的影响,该文首先将米曲霉(郫酿M003)和红曲霉(PM001)分别制成黄豆曲,确定最佳制曲时间后,将两种黄豆曲混合发酵新型黄豆酱,通过对比分析和感官评价,对红曲霉混合发酵黄豆酱和传统黄豆酱的品质进行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产地小茴香挥发性成分差异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4年 第4期60卷 1-7,14页
作者:李婷 李洁芝 范智义 王芳 卢付青 陈功 李雄波 张其圣 李恒 王泽亮 李龙 邓维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23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眉山620036 成都扬名食品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甘肃、新疆、内蒙古、山东、云南和四川6个产地小茴香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茴香中共检出5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类45种、醇类4种、醛酮类3种、酸类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晒露酱油感官风味轮构建及应用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4年 第6期60卷 92-99页
作者:李雄波 符怡 王相甫 李婷 卢付青 范智义 李恒 邓维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611130 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泸州646204 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四川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23 
为探究四川晒露酱油的风味感官特征,该研究以32种四川晒露酱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描述分析构建了四川晒露酱油风味轮,其中包含味觉和嗅觉两个维度,共计55个具体描述语。进一步采用几何平均值(M值)法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四川晒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