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地林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与建议
收藏 引用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5年 第5期15卷 138-141,146页
作者:陈名亮 邹秤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81 
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作为森林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支撑措施,为救灾人员、物资快速向火线输送提供交通途径,是森林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我国林区大部分分布于山区,山区防火道路建设面临诸多困难,该文以四川山地林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防沙治沙工程治理成效评价
收藏 引用
《温带林业研究2025年 第1期8卷 34-38页
作者:李娜娜 高飞 骆劲涛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成都610000 
【目的】西北是我国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监测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防沙治沙工程的治理成效,对指导沙化土地的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防沙治沙工程实施前后(2004年、2014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攀西林区不同海拔梯度下主要针叶树种可燃物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森林防火》2025年 第1期43卷 41-45页
作者:杨长青 王洪波 桂林华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攀西林区多以针叶林为主。开展不同海拔梯度下针叶林林下可燃物特性的研究对当地森林防灭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攀西地区云南松及高山松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海拔针叶林可燃物的特性。结果表明:海拔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有的可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建议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通讯》2025年 第2期 40-45页
作者:李娜娜 高飞 骆劲涛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610000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成都610000 
为了解西北防沙治沙工程10多年来的实施状况,将2007年以来开展的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方案成果资料矢量化,建立了近10年来防沙治沙工程空间数据库,分析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实施的规模、治理的沙化土地类型及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研究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风险模型优势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 第1期44卷 72-76页
作者:贾宏 周波 刘广兵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针对现阶段建设行业中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并行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程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模型,并通过模糊评判获得了建设监理和项目管理二者单独使用以及组合应用的风险综合分数.结果表明,在现阶段,采用建设监理与项目管理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油松飞播造林试验
收藏 引用
四川林业科技》1996年 第4期17卷 32-36页
作者:赵天全四川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油松飞播造林试验赵天全(四川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是温带树种,具有耐寒喜光的特点,是良好的建筑用材。我省盆周中山地区和西南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荒山连片集中,为寻求这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20年四川省森林火灾时空动态变化及火源分析
收藏 引用
《森林防火》2025年 第1期43卷 15-20页
作者:李娜娜 王甜 周楷玲 邹秤 潘立 李月波 曹令媛 严刚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四川省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测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基于MODIS数据,结合历史火灾记录资料、林地等数据,对四川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22年,四川省过火林地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林火次数呈现减少趋势。近20年间,四川省林火空间分布总体上由分散趋于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硬叶栎林的特点与分类
收藏 引用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年 第3期14卷 197-211页
作者:杨钦周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81 
本文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硬叶栎林,研究了它的主要特点和分类系统。根据硬叶栎林地区各气象站气候图解的特点(“A”字形),认为硬叶栎林是夏雨区的硬叶林,它不同于世界上冬雨区的(“U”字形气候图解)硬叶林。根据硬叶栎林的植物区系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川林业跨世纪发展目标与任务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林业科技》1999年 第2期20卷 23-39页
作者:周立江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在分析四川森林资源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四川林业21世纪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马尾松、大头茶针阔混交林森林结构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林业科技》1993年 第1期14卷 15-25页
作者:周立江 蔡凡隆 潘发明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典型选样调查测定,分析马尾松、大头茶常绿针阔混交林的森林特征、种群结构、林分结构、生物量结构及生态功能。结果表明:1.该混交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前一阶段的过渡性森林类型,在干扰状态下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2.复层、异龄现象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