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Microtox技术的中药注射剂微毒快速测试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与方法学的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 第9期41卷 1622-1626页
作者:熊静悦 李孝容 鄢良春 赵军宁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成都610041 
基于费氏弧菌CS234的Microtox微毒测试体系优化与方法学考察,为该方法更加可靠地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综合急性毒性的测试打下基础。采用Plackett-Burman法优化设计影响费氏弧菌发光的因素,建立以七水硫酸锌为标准毒物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反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泻心汤配伍理论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 第4期16卷 99-102页
作者:谭正怀 唐大轩 李杭翼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学评价重点研究室成都610041 
目的:探讨泻心汤配伍合理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探讨泻心汤各组分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相互关系。结果:体内研究发现黄连、大黄对小鼠ig均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作用,测得其小鼠ig大黄的半数致死量(LD50)按生药计为48.92 g/k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Microtox中药注射剂微毒测试体系明亮发光杆菌502和青海弧菌Q67发光反应条件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年 第2期32卷 227-230页
作者:熊静悦 李孝容 鄢良春 赵军宁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2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品质评价与创新中药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目的:基于明亮发光杆菌502和青海弧菌Q67的Microtox微毒测试体系比较研究,明确两者适宜的反应条件。方法:1考察明亮发光杆菌502和青海弧菌Q67在15℃±1℃、20℃±1℃、25℃±1℃下的相对发光情况;2采用Plackett-Burman法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抗Aβ1-42淀粉样蛋白活性的不同产地姜黄质量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年 第1期35卷 94-99页
作者:曾瑾 李青苗 王晓宇 戴瑛 周丽娟 赵军宁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品质评价与创新中药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成都610041 
目的:以抗Aβ1-42淀粉样蛋白功效指标为核心,结合化学成分和毒性效应对不同产地的姜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以全国范围内7个省份41个样品采集点收集药材,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测定姜黄的指标成分(姜黄素和挥发油)含量;开展抗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系列方药”同步转化的创新中药研发注册路径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 第4期47卷 1120-1125页
作者:艾彦伶 唐健元 周刚 张磊 瞿礼萍 黄诗尧 杨忠奇 元唯安 周跃华 王停 赵军宁 孙晓波 肖小河 杨子锋 刘清泉 朱明军 冷向阳 谢春光 柴嵩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22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7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四川成都61004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39 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18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99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自我国实施药品注册管理以来,中药注册分类在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指导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及传承创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十余年间,中药新药创制均基于"一方一药"的注册转化模式。该模式借鉴了现代药品的研发注册制度,虽然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及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中医药2020年 第17期15卷 2556-2560页
作者:吴诗惠 王剑波 开拓 朱宁 杨军 季绍聪 张美 杨安东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道地药材形成原理与品质评价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质量生物评价重点研究室成都610041 
目的:优化白及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白及多糖含量差异,考察白及多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白及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以苯酚-硫酸法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