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走运”到“转运”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10期 11-13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她包含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国文化的因素,融中国智慧、知识、经验、技艺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今天,大运河进入历史的转型期(转运),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活态资源",是摆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动之悖:全球新冠疫情传播的人类学反思
收藏 引用
《民族研究2020年 第3期 55-65,M0003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重庆市401331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世界,导致其如此快速、迅猛传播的“病毒来源”尚不明确。笔者认为,致使疫情快速蔓延有一个“无形宿主”,即移动属性。现代“移动”成了疾病快速传播的“帮凶”。这提醒我们,当我们在充分享受现代移动性带来的便捷和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建中国仪式话语体系--一种人类学仪式视野
收藏 引用
《思想战线》2021年 第1期47卷 71-79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礼仪”成了言说中国的一个凭照,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话语体系。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洋洋大观,构成了完整的认知和实践谱系。当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GDP大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翼奋翔:《金翼》的近代探索之路--纪念林耀华先生诞辰110周年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5期42卷 135-141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一本讲述中国东南八闽之属的古田县两个地方家族变迁故事的小说体民族志,何以成为人类学经典翘楚?其中重要的道理在于讲述了中国传统“家国社稷”之基本形貌,讲明了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农商协作”的内在机理,讲颂了中式知识传统“耕读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大国工匠”与“工匠精神”--基于中国传统“考工记”之形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17年 第1期 18-25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以人为本"的工匠技艺和工匠精神已然成为中国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它既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集体形象的写照,又是传统"百工"世代传承形制的继承。今之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的播出,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把种子埋入土中”--纪念林耀华先生诞辰110周年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 第2期 142-150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厦门361005 
"中国的道理"概括起来有两个关键内容:农耕文明的农本"社稷";"家国天下"之家族-宗族的礼仪伦常。林耀华先生的《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土地上的家族"历史风俗之画卷,特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共疫时代”:新冠疫情的人类学视野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2021年 第5期41卷 200-206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此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共疫时代”正加速到来。此次新冠疫情就是一种典型的“共疫—共疾—共病”现象。当人类感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便利时,也同时迎来了“共疫时代”。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比历史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科学艺术之相濡以沫
收藏 引用
《学术界》2016年 第10期 136-143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科学"和"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宛如两条道上跑的车,总走不到一起。然而,艺术研究并没有给出支持这样认知的理由和证据;恰恰相反,大量事实无不证明二者彼此难分,相濡以沫。值得提示的是,"科学"和&q...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类学与艺术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州学刊》2017年 第5期 88-97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人类学与原始艺术的缘分是天然的,这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段和不同的文明背景,决定了"艺术"无论在"名"或"类"上都差异甚殊;而人类学对艺术研究是在"原始主义"的语境中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景观之全观性形制
收藏 引用
《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 第2期31卷 76-80页
作者:彭兆荣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重庆401331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当今的"景观"从一个专业词语迅速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中,景观的基本形制是主-客相兼相融,都与"我"的视觉感受有关。由于中西方的文明背景不同,即便是类型相同的景观,也弥漫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因子。"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