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执行长杜大恺
收藏 引用
《山东工艺美术学学报》2013年 第1期 13-15页
作者:杜大恺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记者: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发展,城市的形态及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的表征,更是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这对人类的发展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您认为城市公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八五时期的“当代建筑文化沙龙”
收藏 引用
《雕塑》2016年 第1期 53-54页
作者:王明贤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建筑院 
八五时期,全国各地青年艺术群体纷纷出现,"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也于1986年8月22日在京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建筑界对建筑的文化价值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因此产生了许多混乱。少数人对建筑文化研究颇有兴趣,但苦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走中西 艺无止境——评南希作品
收藏 引用
《美苑》2015年 第3期 126-128页
作者:林乐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纤维艺术研究所 
纤维艺术在中国不仅有了"从洛桑到北京"的学术品牌,还有当代纤维艺术教育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与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们的孜孜付出与倾力支持分不开。世纪之交,美国职业纤维艺术家南希·柯兹考斯基经旅美画家翁如兰介绍,带来了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纤维艺术的应用之美
收藏 引用
《创意设计源》2015年 第4期 32-34页
作者:林乐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工艺美术系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纤维艺术研究所 
纤维艺术被誉为现代建筑空间中最温暖人心的艺术。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空间之中,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纤维艺术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而分析当代纤维艺术的社会应用与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收藏 引用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年 第3期48卷 35-40,F0002页
作者:何洁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陶瓷研究所 山东省济南市政协 山东艺术学院设计艺学院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追逐西方各艺术流派、风潮的热情逐渐冷却,理性的回归使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开始趋于冷静,中青年艺术家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人性的内在需求及艺术的审美价值。换言之,在当下全球化背景下回到原点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工作室”到“实验室”——清华大学美术学的纤维艺术教学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2015年 第6期 94-101页
作者:林乐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纤维艺术研究所 
如果你热爱艺术,但又从未接受过系统严谨的美术科班训练,不妨试试纤维艺术。你只需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热爱生活的热情。你可以选择手边自己最熟悉、最亲切的材料重新解构。用最简单的缠绕、结绳、编织或者其他一切你所能想到的手段,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开放的西美”——2015届西安美术学本科毕业季巡礼
收藏 引用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学报)》2015年 第3期 4-5页
作者: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又一个金色的毕业季到来,又一批踌躇满志的学子即将扬帆启航。2015年"时空留痕"西安美术学本科"毕业季"以"开放的西美"为主题,在校园同时设立17个展区,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空间,陈列四年来本科生的办学成果,同时宣示学办学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美术 大美育
收藏 引用
《紫禁城》2012年 第5期 12-27页
作者:袁运甫 李文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粪筐画派李文儒(以下简称李):几年以前,2006年吧,吴冠中先生将他的那幅著名的《一九七四·长江》和另两幅作品捐赠故宫博物,我们为吴老办展览,开学术研讨会,还有后来为张仃先生的捐赠举办的展览和学术探讨,您一直是积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景观设计是用艺术手段优化完善生存空间——吴昊谈环境设计
收藏 引用
《设计》2020年 第16期33卷 92-95页
作者:吴昊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环境艺术研究所常务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陕西美术家协会 
吴昊教授认为,当代城市景观设计首先应考虑城市、自然与人的共融关系,在关注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审慎思考自然与人的因素。城市景观规划更应看重研究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城市景观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功能、生理健康上的需求,还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雍梁吟》的缘起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7年 第7期 78-85页
作者:杜大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 
去年春天我去兰州开会,返京前我约了辉民、许林等一起进入通往兰州机场的路侧的山里看看。这是我第五次来兰州,每次来都会为由机场往兰州的路两侧的山感动,但一直没有机会进山,这一次终于如愿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