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以4个高粱不育系13163A、1358A、128A和407A,以及6个恢复系9.1R、213R、272R、381R、矮182R和早21R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II),对其F1的穗部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穗部主要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穗长、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穗粒数;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二级枝梗数>一级枝梗数>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不同穗部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不育系407A和恢复系早21R、9.1R是综合性状较好的亲本材料,利用它们可组配出产量较高的杂交组合。恢复系272R组配的杂交种具有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小的特点,能满足市场上对小粒高粱的需求。深入分析高粱杂交亲本穗部主要性状表现,有利于对亲本材料的进一步了解和利用。
摘要:以7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 Ⅱ)配制35个杂交糯高粱组合,分析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个农艺性状的表达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且多数性状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影响。供试组合在多数性状上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GCA)和总配合力(TCA)与竞争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且其相关系数较大,说明本研究中可利用一般配合力或总配合力效应预测竞争优势;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总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多高于一般配合力或总配合力效应,但特殊配合力效应与中亲优势的相关系数较小不足以预测中亲优势,说明配合力与中亲优势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为筛选配合力和遗传力高的糯高粱亲本,提升糯高粱选育效率,以6个糯高粱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为材料,按6×6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试验设计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长和产量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淀粉、蛋白质、脂肪、单宁含量4个品质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外,其余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和单宁等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高于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12个性状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影响。单宁、株高、脂肪、蛋白质、穗柄长和穗长等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更易稳定遗传,可在早世代进行选择;其余性状狭义遗传力偏低,宜在晚世代选择。不育系54A在产量、千粒重、株高等多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恢复系21R在产量、穗长、穗柄长等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较高,恢复系272R在株高、一级枝梗数等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1609A/F235R、54A/7R、42A/F235R是产量、单宁等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线性拟合程度偏低;穗柄长、淀粉、脂肪、一级枝梗数、蛋白质等性状与单宁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穗柄长、一级枝梗数与单宁含量线性拟合度较高。54A、21R、272R等亲本在育种实践中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摘要:利用与产量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了29个杂交水稻组合亲本间(18个不育系和11个恢复系)的遗传差异,结合29个亲本所配组合(47个)的F1表现,研究了功能基因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功能基因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r=0.29*),而与其他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说明功能基因标记有可能应用于杂交水稻杂种优势预测,但得到的相关系数偏小,还不足以预测杂种优势。
摘要:分析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为引进与利用南亚资源提供参考。利用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国的37份恢复系材料,按照NCⅡ设计,分别与冈46A、泸98A和德香074杂交,获得111份杂交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四川泸州和德阳两个环境下,分析8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8个性状在两个环境下,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表明这些性状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2)8个性状杂种一代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印度和孟加拉材料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好于中国资源,其他性状一般配合力中国资源优于南亚来源材料。中国与南亚恢复资源产量性状配合力有一定的差异,印度和孟加拉资源有效穗配合力较好,中国恢复系资源其他性状较好。
摘要:为了定位与发掘水稻产量性状高配合力数量性状座位(QTL),本研究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泸恢8285与扬恢34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分别与泸98A、Ⅱ-32A、冈46A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在德阳、遂宁和泸州3种环境下对单株生物量、收获指数、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3种环境下共检测到50个QTL,单个QTL对表型的贡献率变幅在3.26%~34.26%之间,其中qEP2-2、qSP2-2、qFGP2-2、qTGW1和qTGW25个QTL在3种环境下均有检出,qHI3、qEP7、qSP7、qSSR12-1和qTGW3-25个QTL在2种环境下检出,其他的QTL仅在其中1种环境下检出。此外,有27个QTL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泸恢8258。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摘要:为研究全香型杂交稻亲本产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性状间相关性,利用6个香型三系不育系(品香A、J91A、J92A、3758A、德香074A、宜香1A),与7个香型恢复系(德恢9466、旌玉香针、旌香占、R9315、R9451、农香39、19香),按照NCⅡ设计的原理,共组配了42个全香型杂交稻组合,对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力、相关性分析,并比较所配组合与生产大面积应用的宜香优2115的竞争优势。结果表明:(1)各亲本间不同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本试验就不育系而言,品香A综合表现较为优异,其产量、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粒长、长宽比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恢复系是旌香占综合表现优异,其产量、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粒长、粒宽、长宽比性状一般配合力为正效应。(2)11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比均大于50.00%,粒长和长宽比这2个性状占比高达100%,表明亲本间的加性效应在这些性状中占主要作用,穗长、千粒质量、粒宽和长宽比4个性状母本(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方差的占比均大于60.00%,母本效应占主要作用。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和粒长这4个性状父本(恢复系)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比大于50.00%,父本效应占主要作用。(3)穗长、着粒密度、千粒质量、粒长、粒宽和长宽比6个性状的狭义和广义遗传力都大于60.00%,说明这6个性状受到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杂交选育时,在早期世代选择就有较好的效果。(4)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增加每穗实粒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5)全香型杂交稻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长宽比5个性状上比宜香优2115更有竞争优势。品香A和旌香占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高,容易组配出产量高的杂交稻组合,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潜力。
摘要:利用高配合力水稻三系恢复系泸恢8258与扬恢34杂交的F2,通过单粒传法获得1个由140个系组成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NCⅡ设计,每个系及2个亲本(共142个系)分别与3种不同胞质的不育系冈46A(冈型)、泸98A(K型)、Ⅱ–32A(印尼水田谷型)杂交,构建的双列杂交群体分别在四川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德阳基地(简称"德阳基地")和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基地(简称"遂宁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5个产量构成要素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千粒重外,其余4个性状在2个基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千粒重广义和狭义的遗传力大于70%),表明这些性状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各性状配合力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千粒重外,其余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在2个基地的重组自交系中均呈正态分布,表明这些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是数量性状,可以应用QTL定位的方法研究这些性状。
摘要:通过6个处理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晾晒方式对国审优质杂交稻泸香615裂纹米形成和整精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制躺席隔地晾晒,晾晒稻谷厚度为3cm,晾筛过程定时均匀翻动的晾晒方式对降低泸香615裂纹米粒和裂纹米率,提高整精米率有极显著的作用。晾晒时稻谷厚度对降低裂纹米率很关键,建议晾晒稻谷厚度在3cm以上。
摘要:[目的]探明"高粱—再生高粱/辣椒/马铃薯"套作群体的适宜空间适配关系。[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高粱品种为主区A,设2个处理。种植模式为副区B,设3个处理。[结果]在几种配置模式中,芋/粱/椒套作群体在B2处理即高粱品种"带距166.5 cm,高粱幅宽76.59 cm,辣椒幅宽89.91 cm,2行高粱,2行辣椒,3行马铃薯"时周年经济产量、辣椒的鲜重、马铃薯鲜重均达最高。以B3处理即(139.86 cm开厢,2行高粱,1行辣椒,2行马铃薯)的高粱产量最高。A2处理的双季高粱产量、辣椒鲜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带距呈显著负相关,茎粗与带距呈正相关。辣椒的单果鲜重在几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行比与窝距一定时,辣椒的单穴一次和二次分枝数与带距呈正相关。[结论]A2B2模式即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带距166.5 cm,2行高粱,2行辣椒,3行马铃薯"是芋/粱/椒套作群体较理想的模式。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