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视频中检测人脸
收藏 引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 第5期14卷 394-400页
作者:樊昀 王润生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 
视频中人脸检测的应用领域广泛 ,近来受到了极大关注 .文中提出一种在 MPEG流中检测人脸的新方法 .它可以从复杂背景中有效地检测方向、大小不同的人脸 ,还可以处理多个人脸交叠的情况 .为适应视频检索的需要 ,该算法依据帧间冗余性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参脉冲雷达中频信号通用采集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 第3期31卷 489-496页
作者:祝依龙 范红旗 马博韬 卢再奇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相参脉冲雷达中频信号通用采集系统的设计问题,首先阐述了采样率选择的两个约束条件及其物理意义,然后针对通用采集系统无法满足脉间相参条件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信号重建算法,并深入分析了算法性能。由于重建算法需要已知触发延迟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动目标拦截末制导状态估计器的误差特性
收藏 引用
《航空学报》2008年 第6期29卷 1647-1655页
作者:范红旗 祝依龙 付强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大机动目标拦截问题,分析了末制导阶段目标机动条件下状态估计器的误差特性。首先将目标机动输入未知时的状态估计器模型表示为一随机线性混合系统,当混合系统的模式跳变事件满足可观测性条件时,模式决策过程可等效为真实模式的延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扫描型成像激光雷达仿真加速算法
收藏 引用
《中国激光》2014年 第8期41卷 275-280页
作者:陈骁 石志广 杨卫平 鲁新平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扫描型成像激光雷达的建模和仿真是激光雷达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提出了一种快速成像仿真方法,在不影响仿真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仿真效率。通过推导像元运动轨迹以及模型面元在像平面上投影的运动轨迹,得到判断像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TMS320C6201上实现时延神经网络目标识别算法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 第3期23卷 60-63页
作者:付强 马君国 肖怀铁国防科技大学ATR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MS32 0C6 2x的软件设计方法 ,在TMS32 0C6 2xEVM板上实现了宽带毫米波雷达目标时延神经网络识别算法 ,通过程序验证 ,取得了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宽带雷达中频直接采样信号数字去线性调频方法
收藏 引用
《宇航学报》2013年 第3期34卷 402-409页
作者:林钱强 张月 唐鹏飞 陈曾平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 
为了改善模拟Dechirp方法的接收信号质量,降低中频直接采样匹配滤波处理的运算量,结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数字Dechirp实时处理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出数学模型,再从实现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数据抽取、滤波器设计等问题,同时介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频谱残留变换的红外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 第9期37卷 2144-2150页
作者:张志龙 杨卫平 张焱 李吉成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73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频谱残留变换的红外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海洋红外图像中自然背景和干扰的特性设计频谱残留变换的模型参数;然后对海洋红外图像实施频谱残留变换;最后在变换图像上进行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图像抖动条件下跟踪数据的处理技术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1年 第9期29卷 1195-1197页
作者:杨卫平 李吉成 沈振康长沙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由于导引头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抖动,这给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信息处理带来了很 大困难,为此,本文针对图像抖动情况下目标的跟踪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抖动情况下跟踪数 据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地定位目标,使不经稳象就可对抖动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SAR图像直线提取
收藏 引用
《电子学报》2003年 第6期31卷 816-820页
作者:王程 王润生国防科技大学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中相干斑的统计特性 ,设计了对应的直线提取算法 .首先组合运用Canny算子和Ratio算子得到边缘点及其边缘方向 ,然后根据边缘方向一致性原理得到初始直线图 ;最后 ,通过高层编组方法连接由于噪声引起的直线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面向宽带复杂信号侦察的可配置计算应用框架
收藏 引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 第2期35卷 137-142页
作者:吴巨红 陈曾平 张银福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可配置计算系统的优势与系统设计过程的复杂性是一对矛盾,可配置计算框架为此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受限于适用范围与通用性考虑,已有的特别是商业框架仅支持系统的静态重构。本文针对宽带信号侦察这一特定应用领域,提出了一种功能级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