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语言生活研究二十年”多人谈
收藏 引用
《语言战略研究》2025年 第1期10卷 5-11页
作者:陈平 周庆生 赵世举 赵守辉 刘海涛 方小兵 董洁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挪威卑尔根大学人文学院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外文系 
网文是语言生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陈平(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文化学院)传统语言研究大多专注于语言本体。1960年代开始,社会语言学渐渐成为国际主流语言研究的一部分。1980年代之后,社会语言学在中国兴起,许多大学开设了社会语言学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屠杀记忆及其艺术想象:《鼠族》的绘画叙事策略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 第4期38卷 115-123页
作者:段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结合前人批评,本文具体分析普利策获奖绘画作品《鼠族》的整体叙事策略,包括其'故事'的构成要素、叙述层次的设置及其图画和文字双轨并行的叙事特点,不但旨在结合大屠杀文学及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考察这部经典绘画叙事的形式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波顿,一个好读好看的作家
收藏 引用
《图书馆杂志》2015年 第10期34卷 I0009-I0011页
作者:谈瀛洲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德波顿小说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像小说。一个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一次英国航空公司的航班上,结识了他的邻座,一个年轻的女平面设计师(典型的城市白领工作,又带一点艺术的味道)。当他们在机场的海关出口处分手的时候,建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09年 第4期 157-158页
作者:邬璟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当代社会和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进入视觉时代后,文学(特别是经典文学)是否能以及如何能与当代大众文化传媒共存互动。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中,也在“外国文学研究”项下新增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谁在诉说,谁在倾听:谭恩美《拯救溺水鱼》的叙事意义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 第2期29卷 149-154页
作者:张琼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谭恩美2005年发表的《拯救溺水鱼》体现了作家创作上的开拓和创新。作品一改以往对文化身份、族裔特色及母女主题的探索,在深化谭恩美式的"个人神话"和精神疗伤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渲染了超自然的艺术虚构领域。本文从分析故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属剧院的诞生与十七世纪法国戏剧的职业化进程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评论》2019年 第2期 200-216页
作者:陈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路易十四在位初期,法国诸多艺术行业纷纷在这个强势王权的保护下摆脱了中世纪成型的行会体制对它们的约束,成立了一系列被冠以“王家”之名的独立、专业、权威的学院。在戏剧领域,这场自由化运动早在十七世纪初就已经发生。然而,它却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混乱”对话——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语境中的“混乱”现象研究
收藏 引用
《俄罗斯文艺》2009年 第4期 65-70页
作者:李新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本文揭示了"混乱"一词在俄罗斯后现代文学语境中所包含的三层含义。首先,它是指一种社会现象,即20世纪包括俄罗斯在内混乱的现实世界图景。其次,它是20世纪人类的一种世界观,即世界是混乱的,这种世界观是由20世纪的社会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塔尔迪厄基于声音的抽象戏剧实验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2年 第3期 163-173页
作者:李佳颖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让·塔尔迪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重要的先锋剧作家。声音是他戏剧创作的核心。塔尔迪厄对戏剧革新的贡献具体表现在戏剧创作的实验性、作品语言的音乐性及演出的先锋性三方面。他借鉴音乐的创作模式,通过对能指所构成的“次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译编结合,译以载道:伍蠡甫的翻译观探微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2023年 第2期44卷 87-93页
作者:王家娴 陶友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伍蠡甫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美术理论家、西方文论专家、文学家、国画家,一生著译不,与其父伍光建被称为“中国译坛双子星”。他翻译、策划、编译、审校各类译著译作达四、五百万字之多,涵盖文学、文论、西方现代美学以及历史等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义的“封闭”与“震动”——论罗兰·巴特的戏剧观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2年 第6期 59-70页
作者:赵英晖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罗兰·巴特对资产阶级戏剧、布莱希特戏剧和人形净琉璃的认识体现了他“意指行为”研究的三个阶段。他最初撰写剧评是出于对资产阶级戏剧的不满和对戏剧改革的期盼,他认为资产阶级戏剧与诸多资产阶级文化现象一样,是以特定的意指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