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结合点在于准确把握成果导向教育的基本内涵,同时运用向下设计的执行原则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要求进行能力要求的界定,课程地图的构建以及编制教学大纲等线性体系板块,并依照纵向连贯、横向统整原则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重构。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中的"成果"可作通用能力及专业能力的界分,以此为内涵的成果导向教育实务设计可建构三个层次的回圈:一是宏观层面的校、院、系(专业)三级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二是微观层面的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学设计;三是评价层面的成果导向教育实施的评估与持续改进。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回圈遵循Spady倡导的向下设计原则,在具体实施程序上应先从整体上确定出校、院、系(专业)三级人才培养目标,再剖析完成校、院、系(专业)对应的毕业能力评价体系,经过经验与科学双重解析下的能力指标建构后,进入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环节。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教学设计应厘清学生学习成果,凝练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在确定通识教育能力指标与专业教育能力指标基础上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大连海洋大学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引,形成了"通识化、学程化、模块化、特色化"的"四化"课程模式,建构了以课程结构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图、以学生学业为中心的课程时序图以及为教师教学服务的课程矩阵图。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缺失,而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动力之源。该理念倡导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起点,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反向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标准。通过建构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相适应的评价机制,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达成度。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成果”如何表达,怎样界定;二是“成果”如何达成,怎样评价。对“成果”的界定必须进行多维度区分,要讨论不同层面,要界定学生学习经历后的巅峰成果及各阶段性成果,要设立不同角度、不同观察点。而“成果”评量需要在形成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的闭环基础上,确立“成果”的评估准则,进而选择多元化的评估工具。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缘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范式革命,打破逻辑实证主义在知识认知领域的桎梏,借助认知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和完善,用建构主义原理揭示知识获取和学生成长的正确的可行性路径。“成果”一词系指特定阶段的学生在一个学习期间后知识、技能、素养的外在表现,其实施既可以在国家、行业、院校层面整体推行,又可以在教学层面进行反向设计。当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已然成为工程教育、商业教育、法学教育等学科领域和专业教学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