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性别差异下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对人群情绪健康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5年 第1期 46-51页
作者:汪丽君 史景瑶 刘天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高强度片区已成为城市中的重要空间,性别差异下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设计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也是实现以人为本城市的重要切入点。男性与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情绪认知与表达均存在差异,本文聚焦高强度片区公共空间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似园非园——图解王学仲艺术研究所(黾园)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4年 第12期 40-47页
作者:师晓龙 张楠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从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的场地出发,围绕建筑所面临的风格协调和空间扩大两个设计问题,通过比对多版图档、实地调研建模与图解分析,揭示其在建筑布局、构图方法、形式策略等层面的设计思路,解析设计者在严苛的场地条件下将经典构图方法与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原居安老视角下的公共住宅邻里空间研究——以新加坡文德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学报》2023年 第S2期 114-119页
作者:曹语芯 王才强 冯俊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新加坡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以新加坡文德邻里为例,通过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和NVvo质性分析,探讨了高层高密度环境下6类邻里空间的使用模式,老年人与邻里空间的互动机制,以及邻里空间如何满足老年人原居安老的日常需求;最后总结出4点启示,以期对我国建设适老社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空间-行为”匹配关系的社区非正规性空间形成机制探析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24年 第6期 56-62页
作者:刘健琨 姜寒 张薏 辛善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针对既有社区公共空间资源供给与市民日常行为需求错位,设计主体对“空间-行为”匹配关系影响下的空间形成机制认知尚不充足,传统规划形成的公共空间易忽略居民主体性,并未以人的“在场体验”为核心,以及其存在预设性而无法有效表征“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性别差异下住区活动空间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中英文)》2024年 第7期30卷 46-51页
作者:徐媛 汪丽君 曹语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天津大学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聚焦住区活动空间,采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梳理住区儿童性别差异与健康需求,归纳出游戏空间、出行空间、绿色空间三类空间要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一步总结提炼三类空间中相关影响要素在性别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全龄友好理念下小微公共空间的包容性设计与建设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4年 第6期 25-29页
作者:汪丽君 刘天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 
小微公共空间是居民日常高频次使用的空间类型,因其中多元人群需求复杂,存在公平性低、易用性差、开放性不足等设计排斥性问题。本文基于全龄友好理论发展,提出公平性、易用性、开放性3项小微公共空间包容性设计原则。通过研究公平和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情景仿真模拟的城市高密度街区屋顶绿化降温效应定量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24年 第24期44卷 11146-11162页
作者:于沐生 左进 吝涛 李晨 苏薇 范大林 骆剑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厦门361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72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36101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94 
城市热岛效应与高密度、高强度发展的中心城区建成环境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屋顶绿化不额外占用建设用地,成为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针对当前屋顶绿化降温模拟与实际规划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环境再生中类型学设计方法与数据支持的教学探索
收藏 引用
《城市设计》2023年 第2期 60-67页
作者:汪丽君 苑思楠 王志刚 张龙 赵建波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天津大学建筑与城市科学研究院 天津大学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对于城市研究与设计而言,作为底层逻辑的类型学方法与新兴的数据支持工具结合,将转变传统纯形态学的方法范式,推进更加理性的城市科学决策。本文归纳了历史环境保护的历程和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历史环境再生观念,结合天津大学建筑系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老年女性健康行为促进的住区公共空间研究进程述评
收藏 引用
《建筑技艺》2023年 第6期29卷 5-11页
作者:曹兰玉 汪丽君 叶兆丽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 天津大学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老年女性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总结用于促进老年女性健康行为的住区公共空间,以期拓展国内老年女性健康住区研究,为建设健康社区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制度比较研究——基于住房规划政策视角
收藏 引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4年 第5期39卷 80-87页
作者:左进 张海陵 苏薇 谢菊明 骆剑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健康人居环境与智慧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智慧疏散与城市安全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智能与数字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城市住房负担能力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问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群体住房负担问题。我国提供了系列保障性住房以解决问题,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有较大的租房负担。随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