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4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明代山西寺观壁画 儒释道融合的艺术呈现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0年 第7期 74-75页
作者:吕长娟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在明代,寺观壁画在山西愈加繁盛,而且得以大量保存。明代的宗教以儒释道融合为特色,无论是佛教寺院的水陆壁画,还是道教宫观壁画,山西的寺观壁画都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当时宗教信仰的状况。中国现存壁画艺术主要是寺观壁画。寺观壁画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广场景观更新改造设计探析
收藏 引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0年 第6期42卷 180-181页
作者:张涛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城市广场常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是展示城市形象反应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功能,在城市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对户外空间的不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湟中堆绣 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9年 第11期 66-67页
作者:段堪煌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湟中堆绣具有独特的表现力,由于制作堆绣的纺织物具有特殊的“肌理感”,更增加了作品的浅浮雕式艺术效果,静中有动、生动传神,堆绣作品也被称为“丝质的彩色浮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湟中堆绣是制作唐卡的一种民间工艺,又称为“剪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烟台毓璜顶剪纸 基督教与中国民间艺术的结合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8年 第4期 74-75页
作者:杜立鹏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烟台剪纸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剪纸艺术中久负盛名。2008年,烟台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叉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晋南李家大院建筑装饰艺术初探
收藏 引用
《山西档案》2017年 第1期 183-185页
作者:董娅娜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晋南的李家大院是晋商民居建筑的典型,整个大院的建筑主要采用晋南风格,整体为竖井式的四合院,并采用及借鉴徽派建筑及西方"哥特式"的元素与风格,有着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特色。大院中的建筑装饰讲究,雕工细腻、华丽,有着深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澳门神像雕刻 庄严精美的宗教造像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19年 第12期 60-61页
作者:赵海亭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一澳门神像雕刻是一种传统雕刻艺术,是澳门民间美术的代表之一。澳门神像雕刻传承长达数百年之久,并与当地的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澳门原来是一个渔村,由于渔民出海捕鱼时风险很大,因此形成在船头等位置摆放神像和神牌以求平安的习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5期 143-145页
作者:董毅芳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西民间剪纸是一种民俗艺术。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直接受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山西人朴实、豪爽。他们将自己的情意和憧憬都寄托于剪纸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俗,彰显出极高的审美情趣。剪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灵染色剪纸工艺特色及传承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7年 第4期 166-169页
作者:王小芹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剪纸是一种富有极强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地域影响鲜明。广灵染色剪纸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由于地理位置在山西北部处于中原与塞外交界之地,这样的地域背景使它的色彩风格艳丽,装饰性极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水陆壁画的构图及艺术特征
收藏 引用
《山西档案》2013年 第4期 23-28页
作者:伊宝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水陆壁画是山西北部最为宏大的水陆寺观壁画之一,分东西南北四壁,东、西两壁在神祇、人物的排列上基本相似,但在神祇的数量上东部每层均比西壁多出一组。南壁上下两层的神祇、人物,均比中间一层多出一组,这样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道教石窟建筑艺术浅析 以山西龙山石窟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宗教》2021年 第2期 60-61页
作者:陈启新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一中国的石窟建筑,最初是随着印度佛教石窟建筑的传入而出现的,而道教石窟建筑也是其影响下的产物。例如,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道教石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元年(535)的陕西宜君县福地水库石窟,其中有关道教的内容仅占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