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宁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硫组分检测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 第5期57卷 659-670页
作者:尹伊颜 魏娟娟 那娜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5 宁夏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活性硫组分(reactive sulfur species,RSS)是调节细胞过程和维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物质,与人类的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在生物体系中快速、准确检测一系列RSS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分子水平上检测RSS...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视域下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以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与学》2024年 第24期 38-41页
作者:吴嘉欣 梁永锋宁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本文以“盐类的水解”为例,将深度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以核心内容为线索,在化学平衡大概念的统领下,使“盐类的水解”内容结构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化学教学由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CDIO模式的高中“化学反应与热能”项目式学习——自热饭盒的设计与制作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年 第21期44卷 49-55页
作者:袁梓健 李腾新 田荣 向玉 詹思敏 周青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宁夏育才中学宁夏银川750021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以“化学反应与热能”为项目主题,选择“自热饭盒的设计与制作”为项目载体,应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完成“构思自热饭盒加热方案”“设计与绘制加工图纸”“学习与应用3D打印技术”“成果汇报与评价反思”等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香豆素衍生物反应型识别CN^-的紫外荧光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2018年 第3期38卷 629-635页
作者:黄青 曲文娟 陈洁 林奇 姚虹 张有明 魏太保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部生态环境相关材料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银川750006 兰州城市学院兰州750070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N-4-吡啶基香豆素-3-甲酰胺的新型的CN^-传感器Q1.通过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传感器Q1对10种不同阴离子的识别性能.当向含水10%(DMSO/H_2O,V∶V=9∶1)的Q1中分别加入CN^-,F^-,Cl^-,Br^-,I^-,Ac O^-,H _2PO_4^-,HSO_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DFE为导向的环境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生态公园模型设计》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 第3期18卷 112-116,123页
作者:郭建欣 曹昢 兰斌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银川75002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 
环境教育是提升环境行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环境教育虽已有长足进步,但实际开展中仍存在内容散落、学科领域狭窄、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中国环境教育现状与问题基础上,从环境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VA-g-MAA)/Ag气敏传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山东化工2024年 第17期53卷 6-8页
作者:邸宏伟 张楠 司志财 董俊玲 王雅婷 张鑫茹宁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宁夏固原756000 
近年来,化工厂爆炸事故层出不穷,有毒、易燃气体泄漏带来的安全风险与日俱增,设计制备监测气体的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分子/纳米银导电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分子气敏传感材料,用于检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以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国“水:探索溶液”主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启示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年 第17期45卷 119-124页
作者:徐娟娟 周青 张诗雨 黄会敏 张星华 韩金星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 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宁夏银川750000 
以美国化学教材中的“水:探索溶液”单元为例,从主题式教学的内涵、主题式教学模块、主题式教学单元与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了注重情境的贯穿性、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链接生活经验真实体现做中学、开发主题教学课例等启示,为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卟啉类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学研究》2004年 第3期15卷 63-67页
作者:田华 黄锁义 郝振文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银川750021 右江民族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广西百色533000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 
综述了卟啉类化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应用及其抗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