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宁夏社会科学院"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视觉性的与心灵性的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 第5期 9-14页
作者:尹旭宁夏社会科学院 
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之间的差别,人们已经谈论了不少,但这至今仍是一个颇为诱人且大有用武之地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绘画是视觉性的,中国绘画则从心灵性的。当然,任何绘画都是视觉艺术,任何绘画都离不开心灵的渗透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书法美学“反映”观——兼与陈方既先生商榷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7年 第5期 43-48页
作者:尹旭宁夏社会科学院 
二〇〇五年《中国书法》第三期刊登了陈方既先生的《何时走出书法美认识的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二文。文章由对三种“错误”的书法美学本质观的批评展开论述。而这三种美学观中的第二种,亦即主张“书法美的本质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歌分行之我见——兼与尚和平同志商榷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 第1期 82-87页
作者:尹旭宁夏社会科学院 
读了尚和平同志《诗分行排列实质原因之探讨》一文(载《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第9期)有一些不同想法。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判断一种观点正确与否,最简便易行和最具说服力的方法,莫过于将这种观点放入它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维隐居与其诗的关系新探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1年 第5期 70-76页
作者:赵玉桢宁夏社会科学院 
一“隐居”,是王维一生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方面。说它重要,是因为隐居与王维的诗有着极紧密的联系;即他得以名世的优秀山水田园诗几乎全与隐居相关,甚至可以说“隐居”使王维成为唐代和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大诗人。隐居的时期与原因,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晋代玄风独振与书风尚韵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1年 第5期 33-37页
作者:尹旭宁夏社会科学院 
千百年来,『晋书尚韵』已是妇孺皆知的口头禅。但晋书何以非『尚韵』不可?对这一问题,人们似乎仍不甚了了。在我们看来,在很大程度上,这正是魏晋数百年间风靡不衰的那股玄学之风,在书法艺术这一文化枝条上所催开的花朵。沈约在《宋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91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 第2期 26-28页
作者:张跃东宁夏社会科学院 
1991年10月5日至10日,91国际岩画委员会年会暨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隆重召开,这也是国际岩画委员会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年会。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14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5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新雅健 熔古铸今——著名回族书法家刘正谦先生其人、其书述评
收藏 引用
《回族研究》1999年 第2期 79-81页
作者:尹旭宁夏社会科学院 
刘正谦,号小山,回族,山东省青州市人。1929年11月生于北京。幼年随父母移居宁夏银川市。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自治区党校及银川市政协等单位工作。现为宁夏文史馆副馆长,一级美术师;并为宁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宁夏书协名誉主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学研究选题的若干问题
收藏 引用
《青海社会科学1993年 第6期 93-98页
作者:陈育宁宁夏社会科学院 
一、选题的重要性 1.课题的选择虽然是科研工作的初始环节,但它是研究全过程的基础,是研究设计的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研究的战略方案和行动纲领,它代表着突破方向。确定一个选题,一方面它凝聚着作者围绕该课题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思考和学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灵的探索──回族青年作家马宇桢小说论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 第1期 87-90页
作者:丁朝君宁夏社会科学院 
心灵的探索──回族青年作家马宇桢小说论丁朝君多少年来,我们的文学作品歌颂人民、美化人民,其结果造成民族智慧的群体下降。其实,从鲁迅先生的阿Q、润土、祥林嫂、爱钻,到新时期文学的“陈焕生”、《老井》、《小鲍庄》、《爸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家尹旭
收藏 引用
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 第4期 103-104页
作者:鲁人宁夏社会科学院 
尹旭,号天白(兼作笔名),我区著名美学家。他以书法美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在国内美学界及书法界享有一定声誉。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专业副研究员。其生平及研究情况,已载入《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及《中国当代书法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