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儿童审美情趣及其培养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25年 第1期54卷 92-104页
作者:陶志琼 王丽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315211 
审美情趣并非天生就有,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审美情趣,既包含情,更重视趣。审美情趣是高级的趣味,是把对美的情感深化为一种深层情意的趣味。儿童审美情趣是由对生活之美的肯定所生发的愉悦,即儿童内心深处自然生发的对于生活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教材题材 设计主题作业——以《圆的周长》课后作业设计为例
收藏 引用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5年 第3期 54-58页
作者:张雪芬 邵光华宁波大学附属春晓实验学校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作业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载体。教师以《圆的周长》为例,在单元整体设计思想指导下,尝试基于教材题材设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思维递进的能有效提升实效的课后主题作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产业区位因素”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教学》2025年 第2期 20-24页
作者:李梦凡 李润芳 乔观民 杨海鸿 白璐玮保定市第三中学河北保定071066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66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运用大单元教学落实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建立大单元教学与地理实践力的内在联系框架,即“以大概念为主线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培养地理实践力为目标达成的教学逻辑”互嵌展开,并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中“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层一体”视角下的海洋研学活动设计——以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地理教学》2025年 第7期 61-64页
作者:李智丽 马仁锋 李莎 何钰莹 姜露露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中山市石岐启发初级中学广东中山528404 清远市清城区万悦初级中学广东清远511540 浙江省普陀中学浙江舟山316100 
在全球变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珊瑚礁退化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以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四层一体”方法分析陆海统筹视域下珊瑚礁保护的迫切性,挖掘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海洋研学资源。本文设计了以“人海关系”为核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雇佣性导向的大学课程设计方式探讨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 第5期41卷 55-60页
作者:郑东辉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成功就业与可持续就业的能力品质。可雇佣性只有融入课程,才有可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参考瓦伦、约克和奈特的可雇佣性融入课程的设计方法,结合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现实,提出三个层面的课程设计方式,分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沉思、探究的方式逗留于世界近旁——《呐喊》《彷徨》的文本间性及时间之思
收藏 引用
《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 第5期 41-47页
作者:叶继奋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人的生活、人的存在结构和真实意义是伴随着战争和苦难而来的二十世纪的中心问题。《狂人日记》是关于中国人存在的现代启蒙寓言,“读《狂人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了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中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 第2期40卷 82-87页
作者:邹一娜 周勇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根据概念转变的生态模型理论,将概念生态构成分为三种基本维度,即概念本体、内在概念生态、环境概念生态,据此设计观察工具,并将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量化处理与质性分析结合起来,对教学中探究学习活动现状及概念教学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PISA2021创造性思维测试述评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20年 第1期42卷 19-25页
作者:张羽 王存宽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2021创造性思维框架草案(第三版)》,为创造性思维测试提供了依据。该框架明确了15周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提出了"四领域三维度"的创造性思维素养模型;基于该模型编制了合理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近代博士学位制度探索历程考论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2018年 第5期39卷 130-139页
作者:刘希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近代关于博士学位制度的探索始于清末。民国初期博士学位制度设计集中体现在《学位令(草案)》与《博士会规程(草案)》中。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部与立法院先后形成多版《学位授予法(草案)》,尤其是后者曾拟制专门的《博士学位授予法(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艺术中教师的身体与命运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 第24期33卷 81-84页
作者:熊和平 刘志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315211 
在近三十年来以教师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中,教师的身体通常被刻画为一种悲情式的美学符号,以此来彰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本研究透过电影中关于教师的种种病例,发现电影镜像中教师的身体遵从着一种"非死即残"或"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