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学生“三重表征”的构建——以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17年 第9期 46-50页
作者:陈萌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三重表征”的构建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重大意义。以TPACK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化学三重表征教学策略,并结合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设计,初步展示如何利用这些策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氧化硫对不同花朵颜色影响的实验探究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2010年 第6期31卷 76-78页
作者:熊言林 余婵娟 王华 曹光霞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氧化硫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对植物的伤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对于自然界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二氧化硫对其颜色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实验探究试图说明这一问题。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直观的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加坡Chemistry Matters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分析及启示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年 第7期40卷 9-15页
作者:肖笛 熊言林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以新加坡初中化学Chemistry Matters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案例、实验类型及数量进行了统计。结合新加坡新版科学教学大纲及PISA测试,从教材实验的内容选取、设计意图、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教材实验部分蕴含的核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环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化学能与热能”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14年 第4期 26-29页
作者:孙影 冯洁 刘顺江 蒋东梅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学习环模式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比较有效的理科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概念探索、概念引入和概念应用三个环节.学习环可以分为描述型学习环、经验—诱导型学习环和假设—演绎型学习环.学习环模式具有系统性、循环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俄罗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年 第23期39卷 19-24页
作者:江家发 葛秋霖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通过对俄罗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分析,总结该教材在处理综合性内容与化学学科内容的关系,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与社会等相关问题上的设计方法和可取经验,并由此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乙炔性质系列实验的组合设计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04年 第4期 14-15页
作者:孟令宝 熊言林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1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有关乙炔的制备、性质等系列实验,我们认为有不妥之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编排的演变——基于实验探究水平和探究技能要求的视角
收藏 引用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年 第13期43卷 23-29页
作者:王磊 孙影 周冬冬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以不同时期5套初中化学教科书为样本,借鉴已有分析工具,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编排的演变与发展。首先从目标确定、方案设计、方案实施、结论形成和交流评价等5个环节,分析实验探究水平的变化,再探讨实验探究技能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另类喷泉实验例谈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03年 第10期 10-11页
作者:王治江 熊言林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喷泉形成的实质是压强差造成的,颜色由物质特性决定。根据其形成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形态各异的喷泉实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可视分析法在辣椒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科技》2008年 第12期33卷 155-161页
作者:罗乐 孙益民 宋文佳 杨萍 孙若琼 焦容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研究旨在找出从辣椒籽中提取辣椒籽油的优化工艺区域。根据考察的工艺参数特点,选择3个影响因素,它们分别是时间(Tim)、物料比(Rsl)、温度(Tmp),实验指标是酸值(AV)和脂肪酸产率(Pr),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该3因素10水平实验。采用VA(Visu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制备实验改进
收藏 引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 第11期31卷 35-36,113页
作者:孙军勇 王小龙 周运友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基于专业实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运行中搭拆装置繁琐,实验连续性差,缺乏工程素质培养和学生实验积极性不高等缺点提出改进方案。实验改进装置由反应装置、回流管路和蒸馏管路组成。采用气体与液体分道通行的方式,解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