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5E"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概念的主动建构。本文通过探究与浮力相关的创新实验设计为例,灵活运用力的相互性作用原理,使用"电子秤清零法"巧妙地称出了浮力的大小,并顺利完成浮力的各项探究实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落实"5E"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摘要: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往往会引出新的问题。对于教学中自然生成的问题,教师不应回避,而要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入“深水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建构物理模型,进而解决问题。在实施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规律数字化创新实验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巧妙地设计出可活动、可测压力的容器底板,制作了可绕轴转动、由可向两侧自由伸展的两块侧板与前后面板构成的形状可任意改变的用于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规律的数字化演示仪,提升了科学思维品质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题是近几年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该类考题不仅是知识衔接,更是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衔接,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多次出现"内阻"和"电表改装"等考题,由于内容抽象,多数教师应对策略是运用理论推导和计算,应对的办法是用题海战术。笔者也曾是如此,但总是感到有些空落,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体验到改装的真实过程。
摘要: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独辟蹊径,运用二力平衡、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用电子秤巧妙地称出浮力的大小,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求各门课程将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跨学科实践作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学科之间紧密联系来弥补单一学科教学的不足,旨在提炼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与学习探索,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摘要:为了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中有关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强化实践性作业的要求,笔者基于TPACK理论框架指导下的物理创新实验进行研究,在“电动机和发电机”单元学习中以核心概念为目标确定主题方法、创新设计内容、动手创新制作、分析论证展示和有效反馈评价,开展基于TPACK理论下的创新实践性作业的策略实施。
摘要: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当今的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我们的学生早已就是信息时代的“原居民”而不是“闯入者”,信息技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已无法替代,传统教学模式俨然无法满足如今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是物理实验教学更要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实现新的跨越。
摘要:方程思想是用设计未知数的方法构建一种等量关系,然后通过解方程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的.其中函数图像由于具有更直观、形象的优点在解决函数问题方面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