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内镜下利用鼻中隔软骨及骨治疗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行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2.0±8.4)岁(17~35岁)。术前均行鼻骨、鼻窦CT扫描及三维重建,进行鼻中隔软骨大小的评估和取材设计,评估鼻畸形的程度。术中经鼻小柱行开放性“V”形切口,鼻内镜直视下切取部分鼻中隔骨与软骨。利用鼻中隔软骨和骨性结构对鼻畸形进行矫正,利用鼻支撑器作为术中重建鼻翼软骨的支架,术后佩戴鼻支撑器1个月以维持稳定的鼻外形。手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鼻外形的满意度和鼻腔通气程度。测量外鼻两侧相应数据,包括鼻尖高度、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基底宽度、鼻小柱倾斜度,对外鼻的对称性进行客观评估。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手术效果。结果11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鼻外形基本恢复对称,两侧鼻孔基本等大,手术前后对称性指标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尖高度、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基底宽度、鼻小柱倾斜度t值分别为4.21、2.26、3.38、3.65、2.36,P值均<0.05)。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对鼻外观满意[VAS评分(9.14±0.48)分比(3.45±1.23)分,t=14.29,P<0.001],鼻腔通气得到明显改善[VAS评分(9.32±1.24)分比(4.61±0.85)分,t=10.39,P<0.001]。结论在鼻内镜辅助下利用鼻中隔软骨及骨治疗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能够同时改善患者的鼻部外形及鼻腔通气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