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当代雕塑艺术随着社会高速的变革与演进不断与其他领域跨界组合,并衍生出新的艺术类型和表现形式,极大地冲击着我惯有的认知程度、思维惯性和审美体系。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与西方的现当代艺术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离不开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情景,直到21世纪之后这20年逐步进入成熟期和繁荣期,衍生出当代雕塑多元化的艺术形态。
摘要:作为雕塑艺术的从业者,我一直做着顺应专业要求的工作,立足传承与契合雕塑艺术自然而然的表达。雕塑在视觉上是一个有着自己规律和准则的独立完整的艺术形式。不同于拓展雕塑概念外延的探索,我对在界定内的形式、表现、色彩和语言兴趣更多。雕塑自由的物态存在方式与制作过程中强限定的要求,使这门艺术尽在方寸之间做道场,通过平衡推敲尽显张力。也正是雕塑艺术这种冗长单一的艺术创作形式,让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改进自己作品上,以期待创作出不同以往的表现方式。
摘要:《高原阳光》系列作品的创作源自对我国藏区人民生活的回忆和怀念,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将质拙的造型语言形式与中国古老的陶瓷材料结合,体现人类原始的、质朴的、乐观的精神和生活态度。《高原阳光·曦》通过对藏区人民生活情景的塑造,关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展现了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虔诚的信仰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份宁静、执著的精神家园。
摘要:纵观全国高校,在学院雕塑系实践与创作教学中,材料研习课程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各院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术方向,都在尽最大努力去加大材料语言的研究与投入.相应的课程与展览也显示出了一些教学成果,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追求外在眼球效应的作品形式,被过度追捧,拼材料价格、加工工艺、高科技“武装”,这些现象依然成了雕塑系学生普遍追逐的“时尚目标”……在这个“全民拼爹”的年代,雕塑学生的创作出路,难道就只是拼钱、拼“小发明、脑筋急转弯”吗?
摘要:迎着熹微的曙光,伴着欢快的鸟鸣,早起的人儿才能体会晨间的宁静与希望。午后阳光缠绕的温暖,给人以信心和自由的力量,荡涤了半日的疲惫与困顿。当夕阳收敛余晖,暮霭中人们行色匆匆,只为将心灵安放回熟悉的港湾。月升风起,褪去浮躁与喧嚣,任思绪在长夜里蔓延,升腾起梦想的氤氲。岁月清浅,唯盼淡然和心安。流光易逝,只求感悟与沉淀。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