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2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齿轮超声加工大振幅纵弯谐振变幅器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工程设计学报》2015年 第2期22卷 172-177,184页
作者:梁欣 吕明 王时英 秦慧斌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为了使纵弯谐振变幅器的输出振幅满足齿轮超声加工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带有级联变幅杆的变幅器.利用Mindlin中厚板理论,根据变幅杆各段的力和位移耦合条件、变幅杆与齿轮的力和位移耦合条件、边界条件,推导出变幅器的频率方程和位移方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卡链工况下刮板链传动系统的力学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18年 第S2期43卷 591-599页
作者:李军霞 马琪鹏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山西省矿山流体控制工程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24 
首先建立了圆环链模型的空间方程,用Hertz理论计算了圆环链接触区域的最大应力及接触区域的压力分布;然后对链轮链环啮合过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链轮链环稳定啮合需要满足的条件,并计算了链轮链环啮合接触区域的最大应力。基于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掘进机的造型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14年 第5期31卷 107-110页
作者:张馨元 吴凤林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探索掘进机的外观造型如何在满足其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能具备提高市场竞争力、符合现代审美及市场需求的设计方法。以M220型掘进机为例,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机工程、造型、色彩等因素入手,运用工业设计的相关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知识工程的采煤机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11年 第4期28卷 15-19页
作者:丁华 杨兆建 王义亮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为了实现对以往设计经验及知识的继承和重用,将知识工程(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KBE)技术应用到采煤机数字化设计中。建立了采煤机数字化设计系统体系结构,针对采煤机领域知识特点,运用面向对象及产生式知识表示模式建立了丰富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电换能器T型匹配电路的优化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14年 第5期36卷 861-864页
作者:王磊 王时英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超声振动系统中,匹配电路的设计是根据换能器自身参数来确定的,通常并未考虑换能器与振动系统中其他设备连接时所引起的问题。实际上,压电换能器与整个超声振动系统连接后将引起动态电阻R1的变化,最初确定的匹配电路的匹配效果不佳。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正交设计的重卡造型设计方法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 第5期 41-43页
作者:曹凯 赵静 陈红玲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针对重卡产品造型创新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主观臆断居多而缺少明确限定遗传规则的问题,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引入重卡造型设计。该方法通过对重卡造型参数元素的提取与分析,建立正交表、适应度限定函数并进行结果分析计算,得出产品正交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遗传算法在掘进机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 第11期 37-39页
作者:戴继龙 吴凤林 史华星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鉴于现代掘进机设计对功能需求、审美需求、安全保障性以及市场竞争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的现状,将遗传算法思想引入到掘进机造型设计之中。针对掘进机造型设计,传统的遗传算法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遗传算法进行合理优化。通过分析与国外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圆弧齿圆柱蜗杆副蜗轮齿的有限元分析
收藏 引用
机械设计》2004年 第4期21卷 59-61页
作者:李云堂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采用有限元法对圆弧齿圆柱蜗杆副蜗轮轮齿进行静态分析 ,得出了轮齿的应力等值分布图。为GB914 7-88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试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调速软制动器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炭学报》2013年 第9期38卷 1697-1702页
作者:李军霞 寇子明 俞晶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山西省矿山流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24 
根据煤矿下运带式输送机的特性,研究了一种能够解决下运带式输送机安全制动的液压调速软制动器,分析了该制动系统的特性和工作机理,设计了该制动系统的动态测试试验系统,进行了下运带式输送机在正常制动、超速保护制动、低速制动、突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产品形态的文化性探究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年 第6期 211-213页
作者:刘慧喜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本文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产品形态的文化本质及其文化的象征性,进而得出产品形态是特定历史、空间的一种文化符号;从物质文化和产品形态关系来分析产品形态设计的发展脉络和造型趋势。更好的准确把握未来产品形态的设计方向,创造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