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大学生电信诈骗受骗分析与有效防范的教育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进展》2025年 第2期15卷 694-700页
作者:朱丽儒 陈晓 朱源湖 朱源泉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学前部广东 茂名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广东 湛江 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广东 广州 
电信网络诈骗是信息流与意识流交互作用的产物。诈骗对象为之心动的东西,其实质是由诈骗者利用虚假信息构造的虚假意识呈现的虚幻利益所引发的利益想象。诈骗者通过散布虚假信息,通过由虚假信息构造虚假意识,再由虚假意识虚构呈现虚幻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机体哲学视野中合力生成的教育过程本质
收藏 引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1期 147-151页
作者:曾茂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针对一元论、多元论教育本质研究的弊端,需要从教育的复杂博弈关系入手,研究其作为人为事物的合力生成过程。根据怀特海机体哲学的观点,一切社会事物都具有能动作用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人为”事物,更具有主动作用于环境与人的能动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学教科书看我国60年来的教师叙写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 第3期32卷 119-124页
作者:周仕德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湛江524048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教师叙写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世纪50年代至2013年期间,我国教师教育范畴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教育学教科书为中心,从教科书内容如何论说教师、叙写结构设计演变、教科书作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乡村小学教育评价政策执行的主体困境及规避
收藏 引用
《当代教育科学2022年 第5期 79-86页
作者:闫闯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政策网络理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发现,学校、校长和教师是乡村小学教育评价政策执行的主要网络行动主体。但在乡村小学教育评价政策执行网络中,学校可能面临着行政逻辑与教育逻辑两者博弈的困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个性化教育技术服务具体人生命体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 第3期 82-87,137页
作者:曾茂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随着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师生具备了将其独特的生命感知、情绪波动、价值取向等及时渗透到"教育﹠技术"的耦合过程中,创生出个性化教育技术的现实条件。个性化教育技术注重主体生命体验,正好可以弥补大众化教育技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育&技术”耦合创新教育技术的过程本质
收藏 引用
《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 第9期37卷 28-32,40页
作者:曾茂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从"教育&技术"耦合创新教育技术的过程本质入手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教育技术静态关系论中存在的教育与技术价值取向冲突、实践中难以达成真正融合的问题。原有整合论将教育技术看作课堂教学之外的资源或手段,立足于教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动力问题及其对策
收藏 引用
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 第22期34卷 33-36,75页
作者:曾本友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湛江524048 
2012年教育部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将实践取向作为基本理念后,全国掀起了校地合作、区域合作协同创新教师教育的热潮。实践表明,行政协商形成的全面激励机制由于缺乏针对性和明确的协同目标,不能有效激发相关利益群体的协同动力。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7年 第7期 3-8页
作者:唐朋 姚伊琳 周仕德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广东湛江524048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偏多,涉及的经济概念理论性较强,因此上好本课对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笔者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本课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设计了教学的思路,在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十年来“信息技术”的叙写研究——以中美经典教科书的对比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教育技术》2015年 第11期25卷 12-18页
作者:周仕德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科书是传播、体现政府和学界对信息技术重视度的重要载体,职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学习将直接影响未来信息技术的实施情况。文章考察了六十年来我国具有代表性教育学教科书中&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联网+”教师绩效多主体过程管理可视化探究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2018年 第27期 49-52页
作者:曾茂林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管理缺乏按岗位分类设计、没有实施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价,重个人轻团体,教师、学校发展生命周期脱节,重绩效目标忽视心理契约等问题,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起多主体协同的教师绩效管理过程可视化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