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巴蜀石窟寺研究所"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四川营山县嘉祐岩题刻调查与初步认识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2022年 第4期 10-25页
作者:符永利 任斯尔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 西华师范大学巴蜀石窟寺研究所 
位于四川省营山县龙章山上的嘉祐岩,因其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据传曾为刘备驻兵的山寨在地。宋宁宗时曾将嘉祐岩敕封为道教道场,成为闻名一时的宗教览胜之地。嘉祐岩现存19则题刻,保存较好,时代主要集中在南宋中晚期,其中以程德降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南朝石窟形制中的自然因素
收藏 引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2期 52-59页
作者:符永利 张婷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西华师范大学巴蜀石窟寺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 
石窟形制中的自然因素指的是利用自然洞窟,或人工开凿而有意模仿自然洞窟的风格,是一种避免人工规整、追求浑厚淳朴效果的设计理念。南朝石窟是强调自然因素的典范,具体表现在单体窟龛的形制、自然崖面的选择与窟龛布局、未采用中心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世佛造像的渊源——以重庆潼南大佛西岩第65号龛为例
收藏 引用
《东方收藏》2022年 第3期 56-58页
作者:符永利 任斯尔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 西华师范大学巴蜀石窟寺研究所 
潼南大佛西岩龛窟数量众多,第65号龛时代为唐大中七年(853),是重庆地区为数不多时代较早、保存较好的三世佛造像题材。通过对第65号龛造像渊源的探讨,我们认为三世佛造像的流行与三佛不同神祇组合的变化,其实是社会信仰的变化投射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华师大馆藏民国莲花生大士擦擦像
收藏 引用
《长江文明》2024年 第3期 43-49页
作者:符永利 刘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巴蜀石窟寺研究所 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一件莲花生大士擦擦像,是专为民国十七年(1928)的川康祈祷大会而制。此件擦擦像不仅是藏传佛教莲花生大士信仰的具体表现,而且真实反映了当时川藏地区的社会历史环境,是著名藏传高僧诺那活佛为川康两省祈祷和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