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5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化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收藏 引用
《化学教与学》2011年 第7期 52-53,94页
作者:高静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在课堂上,要完成各种化学方法、原理、实验的学习、讲解、传授,是发掘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学生智力开发和完善的一个有益方面。但是,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调,一般采用的是传统"教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提问——课堂盛开的艺术之花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年 第8期 137-138页
作者:贡维佳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213002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抛砖引玉",以问题为砖,叩响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大门;教师需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小说阅读教学——以“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为例
收藏 引用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 第8期 133-136页
作者:陈蕾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以及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深入探究英语小说阅读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设计原则,并以短篇小说“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体育教学》2016年 第4期36卷 45-46页
作者:张小瑜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本课亮点:1.巧妙运用体操棒学练跨越式跳高。运用体操棒学练原地摆腿、起跳练习、上步起跳过杆、助跑起跳过杆等练习,让学生体会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解决本课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之难点。2.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根据学生技能或素质水平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时事热点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以初中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2年 第4期 59-63页
作者:徐婉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22 
从基于时事热点主导学习环节、围绕时事热点建构知识体系、组织有效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分析时事热点培养审辩思维等视角谈了基于时事热点的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的思考。分享了以时事热点“碳中和”为主题的“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课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融合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的实验活动--以“油层上绽放的彩色液滴”为例
收藏 引用
《化学教学》2021年 第9期 67-71页
作者:陈梦麟 凌一洲 任红艳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22 
基于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融合的理念,开发、实施和评价“油层上绽放的彩色液滴”的实验活动。赏析在油层上扩散爆裂的彩色液滴作品,在实验中寻找证据并做出合理推理以解释美丽现象的成因——马兰戈尼效应;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条件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外国风景画欣赏方法初探
收藏 引用
《新课程(教研版)》2012年 第7期 135-136页
作者:徐寒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起着“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作品欣赏,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审美愉悦,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微课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 第1期 110-112页
作者:盛小青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1.对微课的认识.微课设计,是目前新媒体下比较流行的课程展现形式,是教师依托课标和教材特点,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独特设计形式.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内,依设计水平而有可能形式上“微小”、内容上“精妙”,整体效果追求“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中数学方案设计型问题赏析
收藏 引用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 第16期 83-84,86页
作者:高兴林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场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考也越来越重视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考查.方案设计问题就是一类重要的数学应用题型,它趣味浓、题型新、应用性强,是当前各地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比例函数y=k/x(k≠0)中k的几何意义微课设计
收藏 引用
中学数学月刊》2016年 第1期 30-33页
作者:盛小青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微课设计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型的教学设计形式,没有学生但是视作有学生的课堂,比拼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本微课通过研究反比例函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