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6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颅脑钝性冲击伤的生物力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0年 第2期8卷 115-119页
作者:王守森 钟世镇 孙博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临床解剖生物力学实验室广州510515 
颅脑钝性冲击伤在航天、交通、施工和生产有关事故中占有相当比例,半个世纪来,许多者采用生物力的研究方法,在理论机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对指导临床诊治、防护具设计和法医检验有所裨益。现将有关问题介绍于后。、颅骨损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肩胛骨外侧部骨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区缺损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3年 第2期11卷 98-101页
作者:徐达传 钟世镇 何尚宽 周训银 文家福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州510515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为给下颌骨区缺损修复提供术式选择.在53侧(含13个铸型)标本上,对肩胛骨外侧部血供进行了较系统的解剖观察。骨皮瓣供区有3种血管蒂:①以旋肩胛血管为蒂,其深支带肩胛骨瓣。浅支带肩胛皮瓣;②以胸背血管为蒂,以其肩胛骨支带骨瓣。外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椎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 第5期21卷 528-530页
作者:昌耘冰 徐达传 尹庆水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010 
以自体三面皮质骨块作为融合介质的传统融合技术存在着力和生物的缺陷,不能维持融合椎间隙的高度和达到满意的融合率.为寻找理想的椎间融合方法设计了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以下简称cage).cage按其外形功能主要分为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游离背阔肌皮瓣的感觉神经支配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 第1期19卷 11-13页
作者:颜玲 钟世镇 徐达传 高建华 邵正仁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广州510515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科广州510515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03 
目的 :为形成带感觉神经的游离背阔肌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0例 40侧成人躯干标本上 ,观测了分布于背阔肌区域的肋间神经、胸脊神经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 :T5~ 10 神经外侧支的后支在腋前线 1~ 2cm相应肋间穿出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颈椎生物力模型的应用及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 第2期21卷 187-189页
作者:昌耘冰 徐达传 尹庆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广东广州510010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生物力模型是研究颈椎伤病的基础.通过对模型的观察、测试,可了解伤病的发生机理并提出诊治策略.因此生物力模型的应用直在颈椎伤病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构成的特点和用途,Panjabi[1]将其分为物理模型,体外模型,体内模型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年 第4期14卷 255-258页
作者:廖进民 钟世镇 徐达传 李忠华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广东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在36侧经红色乳胶或墨汁灌注的成尸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颏下区的血管分布及吻合等。该区由双侧颏下动脉及其分支供血,颏下动脉为面动脉的分支,起点距下颌角2.6mm,外径为1.8mm;沿途发出许多分支,两侧动脉分支间形成丰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吻合膝上外侧血管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年 第2期18卷 105-107页
作者:高建明 徐达传 钟世镇 彭田红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研究所510515 衡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目的 :为带血供髂胫束移植修复跟腱缺损新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对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膝上外侧动脉于腓骨头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角肌前束肌蒂锁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年 第2期18卷 128-129页
作者:许本柯 杨运平 徐达传 高建明 彭田红 唐茂林 钟世镇湖北卫生职工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434000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研究所510515 衡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衡阳卫校解剖学教研室 
目的 :为带三角肌前束肌蒂锁骨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5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三角肌前束形态 ,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结果 :三角肌前束前缘平均长 16.5cm ,前束在与中间束交界处长 14 .6cm ,前束起始于锁骨部宽 5 .9c...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脑动脉分色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年 第1期19卷 91-91,94页
作者:石瑾 李忠华 方德明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 宿松县卫生局安徽宿松246500 
制作脑血管分色铸型标本尚未见文献报道。以前通常是连同头颈部血管起灌注,整体酸腐蚀[1,2],这种单色的脑血管铸型标本,呈团血管球,很难观察清楚脑血管在脑实质内的走行和分布范围。为了解决这难题,我们根据脑血管末梢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带蒂睾丸鞘膜瓣矫治尿道下裂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2年 第4期10卷 293-295页
作者:苏泽轩 陈子华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510630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通过25例男性成人尸体和30例手术切除的活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以精索外动脉为蒂,设计了带蒂睾丸鞘膜矫治尿道下裂新术式,鞘膜取材可达11×5cm。经20例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