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4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佛教艺术“新遗产”的再造——河南嵩山少林寺佛教文化遗产考察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研究2024年 第1期 89-102,F0002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州510261 
创建于北魏时期的少林寺,历史上是“中州佛教文化圈”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拥有不同时代的建筑、雕刻、绘画与书法作品,可谓中国佛教艺术遗产的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1500年佛教艺术遗产的少林寺,在21世纪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野图典:苗族“再地方化”过程中的多物种共生关系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4年 第1期 124-136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千年来苗族一直在迁徙,走过的地方自然生态差异很大,遭遇的民族群体文化差异也不小。为了生存,苗族顽强坚守族群血脉和文脉的传承,同时动态地适应所经地、所在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态,不断地“在地化”和“再地方化”。通过神话、服饰纹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人类学与视觉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1期 56-62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61 
在人类对世界的感知中,视觉信息占了很大比重。古往今来各民族丰富的视觉文化,为视觉人类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田野”;人类学自身的跨学科优势,也为视觉人类学研究给予了深厚的学理支持。视觉人类学不仅可以与人类学母体的主要分支学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粤剧在古巴的传播及文化认同感的形成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4年 第1期 41-51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晚清以来,大批来自广东的华人到古巴谋生,也带去了粤剧等乡土艺术。粤剧作为祖籍广东的华人的乡音,对他们纾解思乡之苦、增强文化认同感、维系同胞情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华人在身体、经济和文化等多个层面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粤剧也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人类学电影对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2期 84-94页
作者:王海龙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人类学和电影几乎同步诞生,它们共同面对生存和影响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促进了它们结合的动力。梅里爱拓展了电影题材和技术,让电影进行视觉表述,脱离了早期仅为实际记录的手段并尝试了虚构作品的研发,这造就了故事片电影发展的雏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6期60卷 137-144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多民族艺术融合、生活世界整合的天然张力和创意无穷的社会实践,使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质具有多相多义的特点。对民族艺术不仅要看其“艺术”的表象或风格形式,也应探究构成其本体的历史因缘、文化结构及存在状态。其形式外相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圈外和圈内:关于人类学的认知与影像阐释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2023年 第2期 65-75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 
作为一门从国外引进的学科,人类学在专业圈内和圈外的认知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在中国在地化的情况。对于公众来说,人类学是一门陌生的学科。即使在大学教育中,把人类学作为一种专业课程还是通识类课程,各大高校也有不同的反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元共生的文化认同与交融而和的多民族艺术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45卷 146-155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中华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外化、各民族融合互动和文化认同投射的结晶。在时间上,几千年历史是统一的多民族共同延续的整体“中国史”,而不是以帝王为主线的“王朝史”;中华民族艺术史亦由来自民间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艺术如何反思“传统”和审视“本土”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 第3期44卷 124-129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60 
“本土”和“传统”是研究民族艺术面临的基础性问题。民族艺术的文化传统、民族关系和生活现场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层级性和实践性。多民族社会多元一体、多民族文化同构共生、多民族艺术融合互动是中国民族和民族艺术存在的基本事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燃灯意象:仪式化民俗与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2023年 第4期 135-144,160页
作者:邓启耀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燃灯及灯节是一种以光影营造沉浸式体验的信仰民俗,同时具有行为艺术和空间装置艺术的特点。佛教燃灯及灯节通过仪式化行为,在特定时空借助灯烛的设置和流动,营造非世俗意象,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被赋予种种意义,比如佛性遍在的象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