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机构=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诗品》:着眼于艺术效果的诗歌批评——兼答清水凯夫《〈诗品〉是否以“滋味说”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1年 第2期 38-43页
作者:胡大雷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滋味 ,指诗歌的感染力 ,又指对这种感染力的感受与接受。钟嵘《诗品》评诗时以“滋味”为中心有三种形式 :直述感受到的诗歌艺术感染力 ;以自然景物比拟诗歌艺术效果 ;多表述被打动时的感叹。钟嵘提出“滋味说”的理论基础是对前人诗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茅盾艺术技巧的外来影响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96年 第3期11卷 28-33页
作者:刘焕林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茅盾艺术技巧的外来影响刘焕林茅盾的小说不仅以思想深邃著称,也以艺术技巧园熟闻名于世,这是因为茅盾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同时也一贯重视艺术技巧对创作的作用。早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他就说过:“思想能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1997年 第2期 38-43页
作者:张明非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商隐无题诗尤其是其中的《锦瑟》一直是李商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对其巨大艺术魅力的一致推崇和对其隐约幽微诗旨的莫衷一是,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关于无题诗由占及今的研究状况,董乃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5期26卷 2-8页
作者:王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审美人类学是人类学和美学在当代学术背景上跨学科交融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条件下 ,民歌以及民族艺术的审美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人类学视角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25卷 48-53页
作者:格明福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对原生态民歌和后现代民歌做出比较的基础上,从审美人类学角度,即运用人类学的实证方法从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交流、审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做出阐释。由此得出,在当代社会,民歌面临一个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应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1年 第3期 28-35页
作者: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文艺的改革和发展,文艺批评也应在市场经济中转换体制和机制。批评机制是驱使批评运作的动机和动力。从批评史看,批评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批评机制的转换。从当前批评实践看,批评在继承中革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化”的哲学及其理论价值──评《艺术构造论》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94年 第2期9卷 84-88页
作者:王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虚化”的哲学及其理论价值──评《艺术构造论》王杰《中国作家》1993年第ZM发表了女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行为艺术}),对行为艺术这种反常的艺术表征方式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作家写道:我想这样一来,每个人对世界的一切合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的破译 自我的确定——评周志诚的《石涛美学研究》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家》1992年 第5期7卷 91-96页
作者: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541004 
在谈论《石涛美学研究》这部著作之前,有必要明确几个问题。 其一,按照一种普遍的观念,那就是尽管古代中国艺术创作成就很大,艺术理论却不甚发达。严格地说,这种观点是经由西方思维得出的结论。西方思维形态与东方思维形态有根本的差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象旷远 哲思隽永——论壮族诗人瑙尼的抒情诗艺术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 第3期18卷 68-71页
作者:黄绍清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箱底的文化 民间的美学——读《广西民族风俗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 第7期25卷 51-53页
作者:黄伟林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少年时代,每到夏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母亲就会打开家里的樟木箱,将压在里面的物件拿到阳光下曝晒.这些物件也许是母亲青年时代的衣裙,也可能是母亲青年时代的影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每到这种时候的欢欣,因为母亲打开的箱子给了我五彩斑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